舰长礁

舰长礁(英文名:Royal Captain Shoal,别名:石龙、舰长暗沙)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行政上隶属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舰长礁位于09°01′50″-09°03′47″N,116°38′58″-116°40′44″E,地处南沙群岛东北部,东临南沙海槽。礁体面积8.2平方千米,其中礁湖面积5平方千米,水深20-30米,最大水深42米。礁体外周围水深1500-2000米。坪面上高礁石不多,仅东南部有一高为1.2米的大石,大潮高潮时礁石可被淹没。

舰长礁地貌类型属珊瑚礁地貌,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沛。舰长礁出产少量海参、公螺和砗磲

1987年4至5月初,南沙综考队登上了包括舰长礁在内的10座岛礁。同年5月4日,南沙综考队在舰长礁残船附近安置了带有主权标志的考察碑。

2025年6月15日至18日,菲律宾组织多艘船只非法在位于中国南沙群岛半月礁、舰长礁邻近海域活动,持续破坏南海稳定。中国海警回应会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常态维权执法,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名称变化

舰长礁的标准地名是舰长礁,中国渔民俗称为石龙,海南省方音读作 “Zioliong”。1933年,北洋政府内政部设立全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南海各岛屿、沙洲、暗沙、琼台礁的名称。1935年4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开出版地图名称标记为舰长暗沙。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舰长礁(英文名:Royal Captain Shoal)。

历史沿革

舰长礁是南沙群岛范围内的岛礁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刘彻时代,中国人民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并陆续来到南沙群岛开发和经营。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证明早在15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已发现和开拓了南海诸岛,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当时,南海诸岛的行政区划一直归属于海南岛管辖,始为万洲,明朝以后归洲。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已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琼洲府管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沙群岛被日本法国所侵占。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冬派海军护送人员接收,并派海军陆战队一排,进驻岛上。至此,整个南海诸岛接收完毕,置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87年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十四届海洋委员会年会通过《全球平面联测计划》,明确要求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第74号海洋观测站,以共享所获测量资料。同年4至5月初,中国为建设联合国海洋观测站进行选址,派出一支综合科学考察队乘坐“实验3号”海洋调查船赴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考察队登上了南沙群岛东部舰长礁在内的10座岛礁。考察队在其中9座岛礁上埋设了科考标志,标志是用500号水泥制成的。同年,中国采用MX-5102型单频多普勒卫星导航仪对仙人礁、信义礁、舰长礁和半月礁进行了定位测量。1988年,测量队员再次随同科考队赴南沙,登上舰长礁、半路礁等12个岛礁。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舰长礁位于南沙群岛东北部,东临南沙海槽。礁体位置为09°01’50″-09°03’47″N,116°38’58″-116°40’44″E。在舰长礁可望见菲律宾巴拉望岛岛上的高山。

地质地形

舰长礁是一座近似纺锤形封闭环礁,东南(140°)伸延长约4.4千米,宽约2千米。礁体面积8.25平方千米,其中礁湖面积5平方千米,水深20-30米,最大水深42米。礁体外周围水深1500-2000米。礁前向海坡东北和西北稍缓,0-50米水深坡角7°-8°左右。礁前400-500米水域可作临时锚地。东南和西南较陡,水下坡角20°-30°。礁前缘尚平整,切沟少。礁坪西北较宽,达400-500米,次为西南礁坪,宽达390-400米,其余200米左右,东北边宽仅100米。礁坪面起伏不明显,坑洼少,外礁坪堆积生物屑砾砂,内礁坪珊瑚生长茂盛。坪面上高礁石不多,仅东南部有一高1.2米大石,大潮高潮石可淹没。

舰长礁高潮时小艇可越过礁坪进入潟湖。泻湖坡较平缓,坡角3°-5°。湖内点礁散布,测深时目估有6处,顶面积10×20、30×50平方米不等,顶部接近水面。东南礁坪有分支礁脊朝西北方向伸入泻湖。底质为珊瑚砂,在泻湖水深31米处(中部偏东)为白色粉砂质细砂。

气候

舰长礁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属于典型的区域性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在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影响下,形成了日照长、辐射强、温差小,终年高温高湿,风大雾小,降水丰沛并自北向南递增,干湿季明显等主要气候特征,月平均温度为26至3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至2500毫米。

岛礁资源

舰长礁出产少量海参、公螺和砗磲

主权标志

舰长礁礁坪明显的目标物是北北东坪中部一沉船,坐标为09°03’l8″N,116°40’36″E。1987年5月4日,南沙综考队在残船附近安置了用500号水泥制的考察纪念碑,中心部位镶一个铜质测量标志,上面有“中国科学院南沙考察队立”字样,其坐标位置为09°03’22.2″N,116°17’56.4″E。1988年8月8日,又在09°04’12.6″N,116°41’58.8″E处安置了直径12厘米的钢制测量标志。

战略地位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舰长礁享有12海里领海和12海里毗邻区海域,但不具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舰长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位于越占岛礁菲律宾之间,地理位置重要。

菲蚬壳公司参与菲律宾的南海油气开采合作地点马拉帕雅(Malampaya)油气田位于西-北巴拉望岛盆地,而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均位于巴拉望岛以西及西北部,靠近巴拉望岛西南向东北依次的舰长礁、蓬勃暗沙、红石暗沙、海马滩、棕滩、忠孝滩等,均位于中国传统的领海之内。

航线推荐

舰长礁距离南沙海槽习惯推荐航线20公里,可目视过往船舶及其灯光,雷达可测达菲律宾的巴拉望群山。

所属国家

中国对包括半月礁、舰长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关事件

盗采石油气事件

2010年10月,菲律宾政府指责壳牌的菲律宾子公司菲律宾蚬壳石油公司涉嫌走私和逃税,菲律宾当局表示,菲蚬壳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员、员工和报关企业在2007至2009年期间,故意误判燃油进口,并在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少报燃料进口。菲律宾当局拟就此向该公司索赔高达5.67亿美元。环球网博友黄胜友在博文中指出,菲蚬壳公司参与菲律宾的南海油气开采合作地点是马拉帕雅(Malampaya)油气田。该油气田位于西-北巴拉望岛盆地,而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均位于巴拉望岛以西及西北部,靠近巴拉望岛西南向东北依次的舰长礁、蓬勃暗沙、红石暗沙、海马滩、棕滩、忠孝滩等,均位于中国传统的领海之内。由此说明,菲蚬壳石油公司是在盗采南海海域的石油气,而且盗采数量之巨也从菲律宾政府的巨额索赔可见一斑。

菲律宾组织多艘船只非法活动

2025年6月15日至18日,菲律宾组织多艘船只非法在位于中国南沙群岛半月礁、舰长礁邻近海域活动,持续破坏南海稳定。中国海警回应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常态维权执法,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参考资料

南沙综合科考的前前后后.新浪网.2025-06-20

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市辖区.中国新闻网.2025-06-22

南海海洋数据中心.4.2舰长礁.2025-06-20

菲律宾位半月礁、舰长礁非法侵权挑衅,中国海警局:任何侵权伎俩都是徒劳.光明网.2025-06-20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位半月礁、舰长礁非法侵权挑衅发表谈话.新闻.2025-06-20

1935年全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绘制《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中国南海网.2025-06-20

石油巨头壳牌猖獗盗采南海油气 或遭菲律宾重罚.中国新闻网.2025-06-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