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医信

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海纳医信”)是由数位留美归国专家和管理者共同创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市、中关村清华科技园重点支持的自主创新型企业

公司简介

海纳医信致力于为各级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医疗影像信息系统及相关服务。创始人崔彤哲、孙毅、胡晖具有多年开发国际一流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成功经历,于2002年回国共同创立海纳维盛公司,研发了国际领先的远程三维医学影像系统,在行业内引起震动。海纳医信是继海纳维盛之后三人的又一杰作。

站在全球技术前沿的海纳医信团队,在深入调研中国医疗信息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并充分融合了全院级、区域级PACS、远程诊断会诊及网络化三维影像处理等关键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影像信息管理平台(HINA MIIS),以满足从基层到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区域医疗的全面影像信息应用需求。

该系统已经在国内多家高端知名医院成功上线应用,获得众多行业专家的认可。2011年12月,海纳医信获得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3000万元的注资。

海纳医信,Changing the world, one hospital at a 时间

核心团队介绍

崔彤哲——创始人/CEO

崔彤哲   先生,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硕士。

具有多年开发国际一流医学影像系统的成功经历,包括:

做为Stentor核心开发人员,参与开发了美国最领先的PACS系统(2003、2004年KLAS专业评比排名第一,公司于2005年被飞利浦以2.8亿美金并购。)

与在GE医疗工作多年的胡晖博士及孙毅博士,共同创建了攻克“网络三维影像后处理技术”的海纳维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网络三维影像处理软件系统及相关专利。(2004年被美国上市公司 Vital Images, ’Inc. 以1800 万美金并购。)

任美国 Vital Stock Images 公司的全球产品研发总监、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新一代网络医疗图像服务器的研发工作,成功在国际市场发布了三代国际领先的三维医疗图像服务器产品 VitalConnect 。其负责的 Vitrea Enterprise Suite 系统被美国放射学权威评比机构“姨母 Minnie”评比为2009年度最佳医学影像新软件。

2008年,他再次与初创团队联手成立了海纳医信公司。依靠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并结合中国医疗资源的特点,重点研发国际领先的 PACS、RIS 以及远程医疗平台,同时关注区域医疗新一代高端影像后处理应用的方向。最终目标是不仅让海纳医信的产品享誉国内外,而且让中国的医疗影像信息软件技术引领世界。

孙毅—共同创始人/执行副总裁

孙毅,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具有二十多年的全球医疗影像领域资深工作经验。具有国际化的市场开发、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和临床应用经验。

孙毅博士在GE美国总部工作的十年间,曾担任高级应用科学家,核磁部全球应用开发部经理等,主管全球前沿技术及临床应用开发。并荣获GE发明奖、GE企业发展奖及GE经理奖。

在与崔彤哲、胡晖共同创立的海纳维盛公司中任商业和市场发展副总裁,主管国际商务、应用和市场开发,成功地将其软件系统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胡晖—共同创始人/董事

胡晖,犹他大学物理系博士。曾在GE医疗总部任资深科学家十余年,为GE开发了多个旗舰产品,并获得30余项专利,其中包括革新性技术专利的多排CT重建算法。

胡晖博士于2004年被《商业周刊》评为“百名海归”之一。

核心技术及优势

即时传递技术

有线和无线局域网、专线和ADSL互联网(2MB)、3G网、卫星网等网络环境下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即时快速访问相关的影像信息。

支持数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同时在线访问影像数据,病例可在几秒钟内打开,而无需长时间等待数据的装载。

全在线存储技术

系统在存储过百T、千T影像数据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高效实时的检索和浏览影像数据。

医学影像实时会议技术

该技术颠覆了传统远程诊断、会诊系统以音视频会诊为主的模式,支持无缝集成的全保真医学影像及音视频交互实时会议,同时支持诊断报告和诊断信息的实时交互,全面解决远程影像诊断与实时会诊需求。

网络化三维后处理技术

HINA MIIS可以直接在服务器端完成三维重建的工作,使医生可以利用任何一台电脑即可以高效开展三维影像后处理,极大的方便了医生的同时,又大幅度降低了三维影像处理系统的费用。

主动监控、自我修复及实时报警技术

HINA MIIS系统内置自动监控技术,对于出现问题的子系统,立即进行自动修复,同时通过网页、邮件及短信等方式自动报警。

海纳医信的客服部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系统的情况,及时主动干预,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一体化平台技术

远程医疗、PACS/RIS及三维影像后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完美融合在一个平台上,通过B/S架构的产品设计,医生只需通过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高效开展相关的工作。

产品与解决方案

全院级PACS系统 放射科管理系统

医学影像通讯和存储系统

网络化三维后处理系统 医疗三维影像系统

医疗影像分析系统

区域PACS管理平台 集团医院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区域PACS医疗影像管理系统

远程医疗平台 远程医疗影像诊断和会诊系统

远程教学应用软件系统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