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箬竹

美丽竹(箬竹属 decorus Q. H. Dai)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作园林观赏用。

形态特征

竹鞭径粗4—10毫米;节间长3.5厘米,圆柱形,每节仅具1或2主根;竿高35-80厘米,直径3—5毫米,新竿绿色,被白粉和伏贴微毛;节间长7—22厘米,节下方密生一圈淡褐色或棕色伏贴微毛。鞘短于节间,鲜时黄绿色,被白粉,干时为稻草色并带红色,基部具一圈深棕色刺毛。边缘生褐色纤毛;箨耳镰形,鞘口缝毛长4-5毫米;箨舌极短,高约1毫米,边缘具短微毛;箨片宽三角形,直立,抱竿,背面无毛,腹面的脉间生短粗毛,边缘具褐色微纤毛。每小枝具2-4叶;叶鞘被白粉,边缘生纤毛;叶耳黄绿色,鞘口毛长3毫米;叶舌截形,高1—2毫米,边缘具褐色或灰白色纤毛,背面粗糙;叶片呈带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3-5.5厘米,两面均无毛或下表面在近中脉处具短柔毛;叶柄长5毫米。花序未见。笋期4月。

分布范围

产广西南宁,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竹园栽培(模式标本采自该所竹园)。

生长环境

美丽箬竹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不同的竹苗密度、光照、养分和水分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的地下茎和地上竹株形态特征会发生复杂变化,影响其无性系种群的生长拓殖能力。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美丽箬竹种群生理生长与生态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春秋两季采用成丛挖取母竹进行分株,修剪下部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

带母竹繁殖: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厘米-25厘米,去鞭20厘米-30厘米。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3-5片箬叶、然后栽入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

移鞭繁殖: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50厘米-8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市。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栽培技术

挖穴埋鞭: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箬竹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路边或林下,喜阴湿,但又需一定的阳光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复轴混生型、单轴散生型竹类培育管理技术,对箬竹高产栽培主要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劈山整理:箬竹林大多为杂灌草混生,或分布于林下。通过劈山、清除杂灌,达到改善、优化生长环境和便于采摘之目的。劈山时,砍除所有灌木、杂草,适当保留乔木,特别要保留各种阔叶乔木,以保持一定的湿润环境,从而利于箬竹的生长。而对生长于乔木(如杉木)林下的箬竹,如果上层林冠郁闭度达0.7以上,则要进行适当的间伐,以提供箬竹足够的阳光。同时,清除林中较大的石块、柴根,从而利于竹鞭繁殖。

削山松土:5-6月为竹鞭生长期,也称行鞭期。因此,5-6月进行削山松土,利于箬竹林快速繁殖。削山松土应掌握“近丛浅,远蔸丛深”,即靠近竹蔸的地方和丛生地方要浅,一般削山松土6-10厘米;距离竹蔸(丛)较远的地方稍深,一般削山松土15-20厘米。削山松土每隔3-4年进行一次,注意不要损伤幼壮竹鞭、根和芽,挖除土中石头、树蔸和老竹鞭。

合理施肥:5-6月结合削山松土进行,将肥料撒施于已劈山的林地中,然后松土遮盖。此时施肥目的主要为竹鞭的生长提供条件,因此要以速效肥为主,每亩可施尿素100-15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在秋、冬季可施有机肥,这样既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又可保持土温,对新竹市芽眼越冬有利。

营造纯林:由于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纯林,且有的箬竹林叶用利用价值较低,需要改造。通过营造繁殖优质箬竹林,既可方便林农采摘,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造林方法主要采用带母竹繁殖和移鞭繁殖,造林地为杉木林、杉木采伐迹地及箬竹片区周围林地,挖穴或开沟造林,株行距:0.5M×1M。

主要价值

观赏:美丽箬竹是优良观赏经济竹种,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3]。箬竹叶大、植株矮小症、常绿、姿态优美, 是理想的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竹种(可丛植、片植等)。同时,它还与枪刀竹、水竹石竹等灌丛植被构建小径竹群系或作为优势种群构建垂直结构完整(灌木层)的群落体系。另外, 箬竹亦适合庭院栽培和盆栽。

传统应用:利用箬竹叶作铺垫经过蒸煮而成的箬叶芝麻糖细卷, 是泰州市传统名点, 早在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就闻名遐迩。另外, 还可将饺子、包子、花卷、馒头等置于箬竹叶上蒸煮, 芳香诱人, 风味独特。传统上还利用箬竹叶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等特性, 做船篷覆盖、搭工棚、编斗笠、编衣等。粽子是中国人在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据统计, 粽子的销量每年都以10 %的速度同比上升,作为粽子的包装物,箬竹叶也同样递增。仅稻香村一家每年生产粽子就要消耗20 t 左右的粽叶日本亦有利用箬竹叶包裹寿司的习惯。

食用:箬竹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免疫活性多糖, 对S-180 的抑瘤率达到99.6 %, 消瘤数达7/9 。由箬竹叶生产的多糖饮料, 绿色天然、口感独特、香甜适度, 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的功效。天然绿色添加剂:箬竹叶经水蒸气蒸馏萃取、干燥、蒸馏后, 可得到淡黄色挥发性液体, 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再经过加工处理, 可生产出作为天然绿色饮料的添加剂。箬竹酒:利用箬竹叶及其他原料, 采取综合提取技术, 制造的箬竹酒, 不仅气味青香, 而且因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糖物等, 具有营养保健之功能。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美丽箬竹 (měi lì ruò zhú).植物智.2024-02-06

美丽箬竹.www.cnhua.net.2011-02-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