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

宝林寺位于江苏常州武进春秋淹城遗址西隅,始建于公元527年,为萧衍萧衍营造的皇家寺院。寺名“宝林”源自佛经“净土之林,七宝成行”。557年,宇文觉重建宝林寺,并更名为“法华寺”。宝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曾经是南京禅宗的中心。寺内保存有大量文物和历史遗迹,如唐朝四大石窟、明代的钟楼、清代孙中山纪念馆等。宝林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系江苏省省重点寺院、全国和谐寺观教堂、江苏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常武地区唯一的观音道场、全国5A级风景名胜区常州淹城乐园的佛教文化园区,于2016年7月被授予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现在,宝林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历史沿革

宝林寺,位于武进区春秋淹城遗址西约1公里处。始建于萧衍时(公元527年),557年宇文觉重建,更名“法华寺”,宋崇宁兵毁,明重建,复名“宝林寺”。

兴盛时期

鼎盛时有殿宇千间,蔚为壮观。至1949年,仍有殿宇百余间。1958年被拆,仅存3间寺屋用作仓库。1995年12月,宝林禅寺重新开放,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万佛殿、讲经堂、斋堂等共计9000平方米,新塑了庄严妙相,各具特色的佛像。公元527年,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舍业无为祖师创建宝林寺,历尽兴衰,但宝林寺作为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已名闻寰宇,周遍法界。

公元1995年,(上)慧(下)闻大和尚应党委政府和四众弟子之请,驻锡宝林寺观世音菩萨道场。自此宝林寺进入了新的法运中兴时期。公元2007年,适逢国运宏昌,政通人和,由宝林寺观音菩萨脚踩西太湖传说之缘启。

布局结构

1995年12月批准开放后,先将原残存的3间寺屋扩建为432平方米供信徒念佛用,另在向东100米的旧址上,严格按寺庙规制重建。主要建筑布局是:寺门外东斜侧刻有《宝林寺创建史》,西斜侧刻有《重建宝林寺简记》。寺院西部为殿堂区,头进为5间280平方米的山门和天王殿,后为1500平方米大理石场地。二进为450平方米仿清重檐歇山顶式大雄宝殿。一、二进东侧700平方米的7间二层楼,上层是500罗汉殿,底层为药师殿、观音殿;西侧与东侧对称,楼上为万佛宝殿,供奉11101尊宜兴市塑制的紫砂佛像,寒暑干湿无碍,镏金装饰;楼下为地藏殿、三圣殿。大雄宝殿西侧为大悲殿,6间三层,宽24米,进深14米,面积1008平方米,顶层为念佛堂,一、二层中间3间打通,供奉8米高四面千手观音,四周供大悲咒中的84佛。寺院东部为生活区,有24间二层1344平方米的四合院综合楼,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上客堂和斋堂。四合院东北角为9间三层1296平方米的居士楼。边门东侧有3间60平方米的法物流通处,西侧建有祗圆亭,旁立直径1.2米,高16.08米的阿育王柱。除万佛和罗汉外,有1.5米以上佛像百余尊。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6338平方米。

沦陷期间

同治年间,淮军太平军决战于常州,宝林寺遭殃而所剩无几,光绪年间(1875—1908)修复十之一二。上世纪日寇侵华,沦陷期间,屡遭破坏,百余棵参天古树多遭砍伐。至1949年仅存殿宇三十余间。1958年起,寺院寺基改作桑田,最后仅存二间一厢为生产队仓库,于是比丘匿迹,法灯泯灭。

主要景点

古老而又年轻的宝林禅寺一派水乡景色,宝林河一泓清水环绕寺周,人们通过宝林、福德、大慈、大悲、智慧五座白玉石桥才能进入十方圆融。

院内绿树粉墙殿宇林立,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佛国画卷。中轴线上雄踞着照壁、牌楼、正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其中大雄宝殿地高二十余米、面阔九间四十米、南北进深三十米,金碧辉煌、巍然壮观,一派灵山风貌;观音阁基五亩开外,高近百米,宛似一株含苞待放的净莲。外阁由108朵莲花瓣状的佛龛层叠而成,每安坐一尊金佛罗汉,慈悲肃穆、蔚为大观。阁内正中供奉一尊三十九米高的三面十方观世音,周围伴有9999尊微型观音。妙庄祥和,昼夜佛光洒落,妙音轻扬。塔内还设有楼梯和电梯,供游人香客饶塔一周,瞻仰观音慈容。大雄宝殿和观音阁呈现出释迦牟尼灵山盛世和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东轴线上的东山门、知客堂、行愿馆、梵音阁、长廊、宝林讲堂和佛学院,处处彰显出佛陀和观音大士对众生的大愿情结。西轴线上的西山门、梁帝轩、财神殿、文昌殿、金佛殿、方丈楼和藏经阁,处处飘逸出“无上般若”的大智大慧和人间佛教的不二妙理。宝林宗教文化园的建筑群融佛法、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在中国寺院建筑史上试创新的版本。

建筑意义

千年古刹,宝林禅寺,焕然一新,四众云集,将成为禅修观光、朝觐参拜、佛法研究、文化瞻礼、修身养心直至福国裕民的佛教圣地,为弘扬中华佛教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风格

新宝林禅寺总体建筑风格,为唐朝寺庙风格,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总占地面积12797.7平方米。主要分为寺庙中心区、佛学区、佛缘区。寺庙中心区由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文殊殿、普贤殿、大雄宝殿、东亭、西亭、水广场、33观音、观音塔组成。天王殿是山门内第一重殿,殿高10米,占地面积190平米。殿内供奉四大天王。观音塔为外塔内阁的创新建筑,外围莲花状水景环绕,内部供奉12面观音。占地面积为寺院之最——2461.8平米,塔身高48米。塔外侧为万佛朝尊的立体造型,白天与夜间呈现不同意境,烘托佛教神秘色彩和圣殿神圣氛围。佛学区由西山门、梁皇殿、博弈轩、梁帝轩、斋堂、僧房、大觉堂、问禅房、参悟房、方丈楼、藏经楼组成。大觉堂是高僧讲经说法的大型讲堂,体量可容纳近千名信众。佛缘区由五观堂、蔬食院、缘源堂、品茗轩、居士、禅修体验馆、生命纪念馆、功德塔、侧门、游廊组成。

改造后的宝林禅寺,将成为武进区中心寺院——规模宏大、佛教文化底蕴浓厚的一流寺院。常住僧人70人左右,可容纳居士、信众万人。

诗句

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诗中咏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鸡鸣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宝林禅寺就是其中一座大丛林。

主持简介

住持慧闻,俗名许其友,盐城市东台人。1990年考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毕业后皈依佛门。1995年师从静海大和尚于大林寺剃度出家,从此研修佛学,潜心经藏,深得禅定佛法圆融,立志中兴宝林。2005年当选为武进佛教协会会长,常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和武进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2007年升座淹城宝林寺方丈。2008年参加“江苏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大赛,获一等奖,被誉为“佛门龙象”、“当今杰出青年僧才”等殊荣。

佛教活动

“文革”结束,寺禁逐步开放。1995年宝林寺经武进区人民政府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住持慧闻大和尚潜心宝林,拓门修、缘智十载,梵音复起、佛光重现,始入中兴。

2009年宝林禅寺被列入市、区重点文物单位,归属淹城遗址,主建“宝林宗教文化园,”历时五年,一座占地二百余亩巍然壮观的唐风大丛林的首期工程在原寺旧址宣告落成,于癸巳六月十九日(2013年7月12日)观音成道之日大开山门迎接中外游客。

参考资料

淹城宝林寺.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11-03

宝林禅寺.江苏省侨联.2024-08-19

千年古刹宝林禅寺扩建开放 百名高僧为莲花阁开光.中国新闻网.2024-08-19

实拍:常州著名的宝林禅寺,香火旺盛(图) .搜狐网.2024-08-19

拥有唐代风格建筑的宝林禅寺.搜狐网.2024-08-19

第三届般若山·宝林禅寺观音文化节_新浪收藏_新浪网.新浪收藏.2024-08-19

宝林禅寺方丈慧闻法师一行访问加拿大湛山精舍.大菩文化.2024-08-19

委员风采 慧闻法师:爱国爱教 服务社会.阳湖网.2024-08-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