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肩瓢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瓢虫,成虫体长0.8至17毫米,其形态特征包括周缘卵圆形或长卵形的身体,背面呈半球形,而腹面则较扁平。这种昆虫的数量较为稀少,主要以介壳虫为食。
形态特征
大突肩瓢虫的成虫体长0.8至17毫米,周缘卵圆形或长卵形,背面半球形,腹面扁平。它们的颜色鲜艳,具有典型的瓢虫外观。
分布范围
大突肩瓢虫在中国的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
繁殖习性
大突肩瓢虫在云南开远地区的一年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世代,其中以成虫状态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各个世代的生长周期有所不同。当平均气温在26.6至27.8摄氏度时,整个世代的周期约为37至46天;而在平均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如24.5至25.5摄氏度,世代周期会延长至45至55天。此外,越冬代的各虫态历期也会相应延长,全代历期最长可达250多天。大突肩瓢虫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只雌虫在一生产卵量可达400至700粒,最高记录甚至达到1235粒。
栖息环境
大突肩瓢虫的生活习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中,它们通常在6月初开始出现在蔗田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8月至10月期间显著增长。到了11月份,种群数量将达到峰值,随后在12月开始进入越冬阶段。
用途
大突肩瓢虫是重要的生物控制剂,尤其对甘蔗粉角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广西蔗区,它是甘蔗绵蚜的主要天敌之一。在南宁地区,大突肩瓢虫能够完成四代发育,以第三、第四代成虫在蔗地及附近竹林越冬。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一天然资源,人们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和饲养这些瓢虫,以便在来年甘蔗绵蚜爆发时将其释放到蔗地中,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有效防控。
参考资料
大突肩瓢虫.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h1b0vh0v55d0xr0r9290e40yg371660&site=xueshu_se.2024-11-25
大突肩瓢虫.https://xueshu.baidu.com/s?wd=%E5%A4%A7%E7%AA%81%E8%82%A9%E7%93%A2%E8%99%AB&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hit=1.2024-11-25
大突肩瓢虫.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b3f0mj05h2x0gm08a5r0r201t392161&site=xueshu_se.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