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ired》是美国流行女歌手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她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青春进行式》(Younger Now)中。这首歌曲于2017年6月9日作为宣传单曲通过RCA唱片以数位下载和流媒体的形式发行。麦莉·赛勒斯和奥伦·约尔(Oren Yoel)共同创作并制作了这首歌曲,歌曲以乡村摇滚风格描述了在世界上创造差异的主题。希拉尔·克林顿(Hillary Clinton)2016年的总统竞选活动激发了麦莉·赛勒斯创作这首歌曲,歌曲中提到了她的父亲比利·赛勒斯(Billy Ray Cyrus)和她在田纳西州的童年。媒体认为,这首歌曲是麦莉·赛勒斯在发行更具嘻哈风格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Bangerz》后,音乐生涯的转变。《Inspired》首次在LGBTQ社区的自豪月(Pride Month)期间提供音乐下载和流媒体服务。麦莉·赛勒斯将这首歌曲的个人利润捐赠给她的Happy Hippie基金会,该基金会致力于解决LGBTQ青年群体中的无家可归问题。她的粉丝制作了歌词视频,并在她的Instagram账户上分享。评论家对这首歌曲的反应褒贬不一。《Inspired》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和西班牙的音乐榜单上有所排名。麦莉·赛勒斯通过现场表演来宣传这首歌曲,包括在曼彻斯特爆炸事件的One Love Manchester慈善义演上。
《告示牌》的约翰·诺里斯认为,《Inspired》是“一首温柔的歌曲,比《Malibu》更加感伤”,并表示,无可置疑的是,希拉在2017年翻开了音乐上新的篇章。2017年5月26日,希拉在《今天》首次现场演出了歌曲。6月4日,她在为2017年曼彻斯特竞技场爆炸事件举办的One Love Manchester慈善义演中再次表演了歌曲。此外,她还在《吉米今夜秀》现场表演了这首歌曲和《Malibu》。
音乐制作
制作背景
麦莉·赛勒斯与奥伦·约尔为她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Younger Now》创作和制作了“灵感”。这对组合在专辑的所有曲目上都有创作和制作的功劳。保罗·大卫·哈格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House of Blues Studios录制了“灵感”,并在马克·拉尔斯顿的协助下进行了混音。多兰·迪纳是音频工程师,戴夫·库奇是最终版本的母带处理师。伴奏乐手包括:尼科尔·罗,贝斯吉他;马特·沃克,大提琴;安托万·西尔弗曼,小提琴;雅各·卡拉科和詹姆斯·阿伦岑,吉他;保罗·富兰克林,钢琴吉他。除了打鼓,斯泰西·琼斯还是这首歌的音乐总监。
赛勒斯的歌词是基于希拉里·克林顿在2016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表现。在为威廉·克林顿竞选之前的一周,赛勒斯被困在一场葬礼队伍中,周围都是哀悼者。这种情况让她反思了自己的家庭和环境问题,导致她构思了这首歌曲。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二天,赛勒斯将这首歌送给了克林顿,后者回信表示感谢。
“灵感”是一首持续三分二十一秒的乡村民俗音乐。这首歌曲以G大调创作,使用常规拍子和每分钟104拍的速度。乐器主要集中在弦乐器上,娱乐周刊的埃里克·金描述了这种声音为“乡村风格,充满小提琴”。The Ringer的林赛·佐拉兹将这首歌曲称为原声和慢板。音乐记者约翰·诺里斯写道,最终版本比他在2017年4月访问赛勒斯时听到的更简约的演示版本有更丰富的制作。赛勒斯的声音范围,由《公告牌》的扎卡赖亚·波特描述为嘶哑,介于G3的低音和C5的高音之间。音乐评论家将“灵感”称为赛勒斯回归乡村音乐,这是她在第四张录音室专辑《疯狂》中尝试嘻哈音乐后的转变。媒体称赛勒斯在这首歌中采用了花童的形象。
在《The Zach Sang Show》的采访中,赛勒斯表示“灵感”是她2009年单曲“The Climb”的“新、老版本”。在整首歌中,她希望世界会变得更好。“灵感”以“我正在记录我的梦想,我想看到的一切,从蜜蜂属开始,否则它们会死去”开头,这被Bustle的丹娜·盖茨解释为对气候变化的评论。歌曲过渡到了赛勒斯对她父亲比利·赛勒斯和她在田纳西州的童年的回忆。她唱着光脚奔跑,在小溪里和父亲一起度过时间,并从他那里得到鼓励的话。
赛勒斯表示她受到威廉·克林顿在2016年美国总统辩论中讲述她父亲休·罗德汉姆的故事的启发。兰多·诺里斯将副歌“我们注定要做更多,掌握着门把手,为改变而打开的门”解释为对克林顿在2016年选举中胜利的庆祝。另一方面,盖茨将副歌归因于赛勒斯对她粉丝的呼吁。最后一节歌词“死亡是生命,它不是诅咒,提醒我们时间和它的价值”,是关于恐惧和未来。歌曲以“有人在看着我们吗”结束,Spin的安娜·加卡将其比作对上帝的呼吁。E! News的扎克·约翰逊写道,“灵感”也涉及心理健康问题。
发行和宣传
RCA将“灵感”作为《Younger Now》的宣传单曲发行。这是继专辑主打单曲“Malibu”之后的第二首歌曲。 “灵感”于2017年6月9日通过音乐下载和流媒体发布。赛勒斯将这首歌曲的个人收益捐赠给了她的Happy Hippie基金会,该基金会专注于解决LGBTQ青少年的无家可归问题。单曲的封面照片由她的未婚夫利亚姆·海姆斯沃斯拍摄,他也为“Malibu”制作了艺术品。赛勒斯在骄傲月份发布了这首歌,以回应她所说的“这个世界对更多爱的渴望”。
赛勒斯通过现场表演来宣传这首歌曲。她首次在2017年5月26日的《今日》节目中演唱了“灵感”。她还在One Love Manchester音乐会上演唱了这首歌,并将其献给了曼彻斯特。她的表演受到了媒体的好评。6月11日,她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骄傲节上演唱了这首歌,她是该活动的头号演员。6月16日,她在《今夜秀》的一期节目中演唱了“灵感”和“Malibu”作为结束曲。她还在由iHeartMedia赞助的iHeartSummer'17音乐会上演唱了这首歌,并将表演献给了LGBT社区。
商业上,“灵感”在法国SNEP单曲榜上达到了第152位,但仅维持了一周。它在澳大利亚ARIA榜上首次登场并达到了第97位。在独立国家联合体的Tophit榜上,这首单曲达到了第450位。根据Cantor的说法,“灵感”在Spotify和iTunes Store上的首日表现不佳。
商业表现
商业上,“灵感”在法国SNEP单曲榜上达到了第152位,但仅维持了一周。它在澳大利亚ARIA榜上首次登场并达到了第97位。在独立国家联合体的Tophit榜上,这首单曲达到了第450位。
歌词
I'm writing down my dreams, all I'd like to see
Starting with the bees or else they're gonna die
There won't be no trees or air for us to breathe
I'll start feeling mad, but then I feel inspired
Thinking about the days coming home with dirty feet
From playing with my dad all day in the creek
He somehow has a way of knowing what to say
So when I'm feeling sad, he makes me feel inspired
We are meant for more
Pull the handle on the door that opens up to change
I know that sounds so strange, to think
We are meant for more
Pull the handle on the door that opens up to change
I know that sounds so strange
'Cause you've always felt so small, but know you aren't at all
And I hope you feel inspired
Oh, I hope you feel inspired
How can we escape all the fear and all the hate?
Is anyone watching us down here?
死亡 is life, it's not a curse
Reminds us of 时间 and what it's worth
To make the most out of it while we're here
We are meant for more
Pull the handle on the门 that opens up to change
I know it sounds so strange
We are meant for more
There's a lock upon the door, but we hold the key to change
But how can we escape all the fear and all the hate?
Is anyone watching us down here?
作品评价
盖茨表示,歌词的简单性非常适合美国分裂的政治氛围。波特将“灵感”描述为一首同性恋的国歌,并喜欢它专注于LGBT平等和自信。
《Teen Vogue》的苏珊娜·韦斯总结了这首单曲是“现在非常需要的一条令人振奋的信息”。
《Taste Of Country》的西莉亚·霍顿称赞“灵感”是麦莉送给她父亲的最好的父亲节礼物之一。
《Consequence of Sound》的亚历克斯·杨将这首单曲比作洛雷塔·林恩和Emmylou Harris录制的音乐。
Headline Planet的布莱恩·坎托写道,她在情感表达和克制之间取得了平衡。
《Stereogum》的汤姆·布莱汉将这首单曲作为赛勒斯职业生涯转变的“绝对被迫和愤世嫉俗”的例子,麦克德莫特质疑了歌词的效果,他将其比作了一种词汇沙拉。
Noisey的理查德·S·海认为,与专辑曲目“I Would Die For You”和“Miss You So Much”一样,赛勒斯未能成功地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