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子之孙与兵壶是春秋晚期的一件青铜器物,由郑国太子之孙与兵铸造而成。该器物通高72厘米,宽39.7厘米,具有方形体态,直口长颈,鼓腹,方圈足沿下折的特点。盖上有长子口,上沿外翻,颈部配有一对衔环耳,耳上装饰有圆雕回首卷尾龙。盖沿、颈部和圈足均饰有环带纹,肩部和腹部则饰有宽带络纹。
详细描述
郑太子之孙与兵壶的铭文位于口内壁,共79字,其中包括4个重文。盖内的铭文与器身上的铭文相同,但并未全部铸出。铭文内容记载了铸造者郑太子之孙与兵选择吉祥金属,亲自制作此宗彝,用于祭祀祖先,以及祈求家族繁荣昌盛的愿望。此外,铭文中还提到了对先辈的尊敬和崇拜之情。
文献记录
郑太子之孙与兵壶的铭文提供了有关春秋时期郑国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这些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对祖先的崇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