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苞

谷苞,男,出生于兰州市,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人物生平

出生于1916年,甘肃兰州人。中共党员。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曾任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副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新疆民族研究所所长,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新疆史学会会长、中亚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顾问。长期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研究工作,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经常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发表了多篇民族与社会学的文章。期中《乌鲁木齐县前进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一文,收入毛泽东同志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谷苞先生因病于2012年2月5日凌晨6时在兰州市逝世,享年97岁。

社会活动

2022年1月19日消息,民族学家谷苞先生家属向兰州大学图书馆捐赠了先生生前手稿及著作等珍贵资料。

个人作品

著有《传统的乡村行政制度》(1943)、《古代新疆的音乐舞蹈与古代社会》(1986)、《南疆农村调查》(1952)、《新疆历史丛话》(1953、1985)、《新疆历史人物》(1983)《林则徐在新疆》(1990)等书。

主要成就

谷苞先生解放前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参加费孝通等主持的“魁星阁”民族社会调查研究,是著名的“魁阁”成员之一,曾任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兰州大学副教授。回到甘肃省后,主要在甘南藏区的卓尼县迭部县等地做田野工作,撰写发表大量田野报告。新疆解放前,受聘为首席民族学家,从兰州市随军参加解放和建设新疆的工作,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新疆民族研究所所长,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足迹走遍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主持编写的“新疆农区社会”“新疆牧区社会”是这段学术生涯的写照,出版谷苞“民族研究文集”。

谷先生是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新疆史学会会长、中亚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顾问。

轶事典故

文革期间备受迫害,几十年积累的数十本田野笔记丧失尽,长期牛棚苦寒严重伤害了先生的身体,腿伤一度不能正常行走。退休后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民族学硕士生导师,虽70高龄腿脚不便,仍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甘南藏区,面对阔别几十年的新藏区,写出藏区旧传统与新变化等学术文章。先生一生笔耕不辍,90高龄的时候仍然每天伏案撰写文章,陆续出版了民族研究文集6部。

谷先生学思敏锐,把少数民族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作为学者的使命,与费孝通、陈连开等老一代学者展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以“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为题发表资料翔实、说理透彻的系列论文,在80年代的民族学、史学界开起一种主流的学术命题和研究路径。

谷苞先生一生的学生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的云南省甘肃省,民族田野调查报告十分珍贵,但是国内遗失较多,很难收集全面,倒是东海邻国日本收集成集,保留全面,先生出访日本时为之惊叹,在这个学术阶段先生与吴文藻、费孝通、张之毅田汝康、向零、马耀等学者建立起终生友情;第二段在新疆,为新疆和平解放做出了一个民族学家的突出贡献,为新疆的民族和谐关系做出了一个学者的独特贡献;第三阶段在离休后的兰州市,不仅培养学生,还参与了很多繁荣民族学学术活动的社会工作,不断发表学术成果。

参考资料

谷苞先生家属向兰大捐赠珍贵手稿.今日头条.2022-01-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