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疣齿蟾(学名:Oreolalax granulosus)是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部地区的两动物,隶属于角蟾科齿蟾属。棘疣齿蟾的种群数量较少,被列为易危物种。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49~61mm,雌蟾体长57~60mm。头宽大于头长,吻端闭,瞳孔纵置;无鼓膜和鼓环,耳柱骨为短突起;无犁骨齿,上颌齿发达。背面皮肤粗糙,满祈i大小刺疣,头背面和肩部疣少、较小而稀疏;体后部刺疣大而密;腹面光滑,腋腺圆,股后腺小或不明显。前臂及于长大于体长之半,掌突2个,外侧耆略小;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左台跟部略重叠,第网趾约具1/3蹼,突椭圆形,无外足庶突。体背面黄褐色,刺疣部位色黑,少数个体眼问及肩上方略显褐色斑纹;四肢背面隐约有横纹3~4条;腹而黄白色,无斑或有浅灰色细斑。雄蟾第一、三指婚刺细小;胸部有1大刺团,刺细街,左右间距窄;尢声囊和雄性线。卵粒旱浅灰色,卵径3.2~3.5mm。第33~39期蝌蚪全长53~75mm;体尾黑色;唇齿式多为I:5+5/4+4:l,角喷颌强。尾长28mm左右的变态期蝌蚪,头体长22mm左右。
生活习性
棘疣齿蟾白天多隐蔽在缓流回水荡石间或腐叶下,夜间出外缓游。
分布范围
棘疣齿蟾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景东)。模式产地为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哀牢山内的太忠镇徐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