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冬2号

“沾冬2号”(短枝冬枣)是暨沾化冬枣的一个新生代优质晚熟鲜食品种。“沾化二代冬枣”(短枝冬枣)是暨沾化冬枣的一个新生代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古称贡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又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

优点特征

因二代冬枣树木枝条较短,故枣农又称之为短枝冬枣。

二代冬枣(短枝冬枣)已被公认为沾化冬枣的更新品种。“沾化短枝冬枣”与传统的“沾化冬枣”相比较有以下优势:一是生长势中庸,成枝力弱,易坐果。短枝冬枣只有很少量的芽能抽生为枣头枝,不像传统的“沾化冬枣”那样每个枣股都萌生为枣头,从而减少了每年因抹芽而占用的大批用工量。中庸的树势,集中了营养,提高了坐果率。二是枣花子房体较大,枣果外形美观,个头较大。短枝冬枣果形扁圆,个头大,比普通沾化冬枣大一倍左右,且生长较快,平均每个20克以上,外形非常漂亮;而传统的冬枣果形多样化,或圆形、或长椭圆形,且个头大小不均匀。三是品质更优。这也是最关键的。

短枝冬枣幼苗和普通冬枣幼苗如何区别,是非专业技术人员很难辨认的。

沾化二代冬枣是沾化冬枣新生代产品,由一代冬枣自然基因变异而来,且基因非常不稳定,在进行嫁接成活后并不能百分百成为二代冬枣苗木,有的甚至是在同一侧枝上的两个枣码上的冬枣都不一定是同一品种。

种植范围

沾化二代冬枣难管理、产量低,只在 我国山东省沾化区下洼镇种植。

营养价值

“沾化二代冬枣”比一代冬枣个头更大,甜度更高,水份更多,果皮更薄,果肉更脆,枣渣更少。

短枝冬枣的品质在沾化冬枣的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层次,可溶性固形物是普通“沾化冬枣”的1.3倍,可食率达97%。

沾化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碎裂;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8-40%,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沾化冬枣”营养极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Thr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量17.%;黄酮0.26%;烟酸0.87mg/100g;胡萝卜素1.1mg/kg;维生素B1 0.1mg/kg;维生素B2 2.2mg/kg;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达352mg/100g;与其它果品相比,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金丝小枣的20倍,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

此外,“沾化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一位中央领导品尝后称赞沾化冬枣为“天下奇果”,美国俄勒岗大学园艺农学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鲍依尔、教授福基高米品尝后,称其为“世界第一果品”。

4收获贮藏

“沾化二代冬枣”属鲜食品种,只能人工用手逐个采摘,同株冬枣成熟期不同,可根据情况分2-3次采收,分期采收可以提高果品口感、品质。采收后的保存一般采用保鲜库保鲜贮藏,在低温条件下能抑制冬枣中乙烯的产生。冷库贮藏的温度以1℃左右为最好,其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8%左右,待元旦春节期间供应市场。

沾冬2号枣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沾冬2号是沾化区选育的晚熟鲜食枣新品种。该品种果形美观、果大、质优、丰产,抗逆性强,适合鲜食,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栽植。目前已在山东沾化发展,高接换头后表现良好。该品种2010年通过专家鉴定,暂定名为“沾冬2号”。

1 品种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树体大,枝条直立,抽生能力较差,干性强,成龄树生长稳健,树冠开张,树高5~7m,冠径4~5m,自然半圆形。主干暗灰色,鳞状“纵裂”。1年生枝紫褐色,较光亮,枝条纹理呈螺旋状纵纹,针枣退化,短而细小。皮目较稀而大,皮孔绿褐色,枝条尖削度大。枣股短,圆锥形,抽生能力较弱,平均抽生枣吊2.9条,最多为5条。枣吊长势较强,长度30~50cm。叶片较大,长椭圆形,深绿色,厚,叶面光亮,叶基为广圆形,叶缘具细锯齿,齿刻浅,齿尖圆。牛百叶质量可达17.3g,最大单叶质量可达0.61g。基部叶脉平均直径0.8mm,最宽1mm,平均叶宽比2.51。花量多,花蕾大,直径达3.3mm,初开时蜜盘黄色。花萼中长,萼长与萼宽长度接近。该品种的花蕾在夜间蕾裂,清晨开裂,属夜开型。

在山东沾化,4月中下旬萌芽,5月底始花,6月上中旬盛花,10月上中旬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果实生育期110d左右。

1.2 果实性状 果实大,扁圆形,纵径3.4cm,横径3.7cm,平均单果质量21.9g,最大果质量37.5g,大小较整齐。果肩平圆。梗洼平,或微凹下。环洼大,中深。果顶圆,顶洼大,中深。果柄较长,果皮薄而脆,红色,裂果较轻。果点中大,圆形,较明显。果肉绿白色,细嫩多汁,甜味浓,略酸,含可溶性固形物32%~38%,可食率97.9%,品质极上。果核短纺锤形,浅褐色。

1.3 产量 10年生树高接换头第2年株产量13kg、平均667m产量为728kg,第3年株产量为18.2kg、平均667m产1021kg。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无大小年现象。

1.4 抗性 抗旱,抗盐碱,较抗病虫。裂果比沾化冬枣稍重,需肥水条件较高,要求较精细的栽培管理。

2 栽培技术要点

高接换头以春季枣树发芽前后为宜。育苗选择的砧木为酸枣树苗或金丝小枣归圃苗,大树高接换头可采用劈接、插皮接等方法进行。接后要及时抹除砧木上萌生的嫩芽,接后15~20d检查成活率,对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对高接换头树,要在接芽长到20cm左右时进行绑缚。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氮磷肥。5月上旬追施1次磷酸氢二铵(210~420kg/hm),7月上旬再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加专用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420~630kg/hm,专用有机肥1260~2520kg/hm)。干旱时及时浇水,生长季及时松土保,除杂草。同时要强化病虫综合防治,重点防治枣瘿蚊、盲象、叶螨、枣锈病、炭疽病和斑点病,防治枣纹要选用内吸性杀虫剂,防治盲蝽象选用触杀、内吸混合制剂,防治叶螨可用15%扫螨净2000倍液,防治枣锈病、炭病、轮纹病可选用唑类、醚菌类药剂。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