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翅鸠

铜翅鸠(学名:Phaps chalcoptera)一种鸽形目鸠鸽科类生物。铜翅鸠的名字来源于其翅膀上的斑点,这些斑点在不同的入射光下反射出绿色、青色、青铜色甚至紫红色的金属光泽。铜翅鸠的叫声为悲伤的呜呜声,间隔规律地反复,持续时间漫长。它生活在有灌木丛和树木的空旷地区。

形态特征

铜翅鸠的体长可达33至35厘米。因此它是铜翅鸠属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它的大小和家鸽差不多,但是体型显得比较壮。相对它们的体型它们的头比较小。两性异形不明显。

雄性铜翅鸠额上有一簇淡红色的毛。头顶和颈背褐色。从喙根到眼睛有一条深色的纹路。从眼睛的上下各有一道白色的纹路延伸到额头的淡红色斑。面部和颈侧灰蓝色。喉部灰白色到白色。身体和背部是深棕色。一些羽毛的边缘是淡黄棕色的,因此整个背部显得有许多斑点。胸部是暗淡的栗色。尾部是灰色的。

翅羽的外部是蓝灰色的,上面有反射铜绿色到铜红色金属光泽的大斑点。翅膀关闭的时候这些斑点纵列成序。喙是深灰色的,脚呈红色。

雌性雄性的差别在于它们额头上的毛簇是灰色的,翅膀上的斑点主要反射绿色的光泽。

分布范围

铜翅鸠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州及其附近的岛屿。

保护级别

铜翅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