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森派,又称詹森派,是由荷兰神学詹森创立的基督教派别,主要活跃于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该派别的信仰与加尔文教派相似,其信徒群体包括众多学者和作家,受到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影响。除了宗教改革,冉森派成员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和教育活动。
教育理念
冉森派的教育理念强调人性本恶的“原罪”观念,主张对儿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引导,以防止原罪的发展。然而,他们反对耶稣会学校的高压手段和过度惩罚,提倡教师应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示范和亲切交谈的方式进行教育。为此,他们建议每位教师只教授少量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关注个体需求。冉森派学校被称为“小学校”,规模较小,教学内容涵盖多种学科,如法语、数学、地理和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法语,鼓励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练习和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尽管如此,冉森派学校仍然保持浓厚的神学氛围,限制学生的阅读范围,且对学生的行为实施严密监控。
学校建立与发展
冉森派的第一所学校成立于1637年,位于巴黎附近的波尔特·罗亚尔寺院。随后,类似的学校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陆续成立。然而,由于耶稣会的打压,冉森派学校未能大规模扩展,数量一般不超过50所。到了1660年,这些学校被迫关闭。尽管如此,冉森派的成员们继续致力于编写教材和开展函授教育,对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历史影响
冉森派与耶稣会之间的争辩,虽然在历史上已成往事,但它所引发的思想冲突对于当时的法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17世纪法国思想领域的激烈斗争中,冉森派的立场和观点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著名数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在其晚年成为了冉森派坚定的支持者,他的著作《致外省人书》批判了耶稣会的教条主义,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参考资料
何为冉森派?.科研之友.2024-11-01
法国近代革命史整理(第一部分,1715-1799年).知乎专栏.2024-11-01
冉森派与18世纪法国的政治.北京大学期刊网.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