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训墓,位于中国西安市梁家庄附近,于1957年被发掘。墓主人李静训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她是北周大将军李贤曾孙女,光禄大夫李敏之女,外祖母是北周太后杨丽华,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于宫中去世,年仅九岁,杨丽华非常悲痛,便将她厚礼葬之。
李静训的石椁与石棺中,共出土了230余件随葬物品,除了陶俑和少数陶器之外,还发现了嵌珠宝金翎、金戒指、金钗饰品等,以及玻璃器、玉石器、钢铁器和丝织品等。其中的嵌珍珠宝石金项链长为43厘米,重91.25克,该项链由红、蓝色宝石等组成。此外,李静训的墓志铭为楷书铭文,有370个字,讲述了李静训的生平,及在李静训去世后,亲人对其的思念之情。
李静训墓是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朝墓葬,为后世保存了隋代最真实的模样。
历史沿革
墓主生平
李静训,性别女,字小孩,她是陇西成纪人,其祖父为李崇,父亲是李敏,李静训自幼由其外祖母北周宣帝皇太后抚养长大。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在九岁时死于汾源之宫,大业四年十二月,李静训被葬于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
考古发现
1957年8月,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在西安玉祥门外发现并挖掘了李静训墓,相关人员发现墓上残存夯土长为50米,宽有22米。该墓室为方形竖穴土坑,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壁中央,方向正南北。葬具在墓室的中部,为石椁和石棺南北顺放。工作人员发现,在椁的南边放着墓志一合,除北边与椁相接外,其余三边使用长砖围砌,在墓志的底部和周围有烧过的纸灰痕迹。在棺椁之间及棺盖之上放置随葬品。棺盖南北两端放有陶屋、灶、井、牛及木马,东西两侧还有陶罐和俑。
棺材的外南壁下放有两个四系瓷罐,及其武士俑、镇墓兽、男女仪仗俑、家畜家禽俑。棺材北壁下放有瓷罐、男女仪仗俑、陶碓、磨和家畜。西壁下全为仪仗俑。棺材东壁下除仪仗俑之外还有家畜等。在棺材内有厚约12-15厘米的淤土,上面有一块长70,宽26—35,厚2—4厘米的,已经腐朽的丝、麻织品。棺材里的人骨伸直仰身,双手抱于胸前,头向南,面向上。在颅骨上部附近有草籍残物,其头顶之上还有玉簪、木梳和其他装饰品。
在头骨左右放置有瓷罐、瓷瓶、瓷盒、玻璃瓶、玻璃小杯、玻璃蛋、玻璃管、金杯、银杯、银筷、银调羹等。此外,棺内殉葬品还有玉杯、骨梳、铁剪、隋五铢、熏斗、漆盒等。在墓主人足部附近一铜斜之内,装有玛瑙串珠、银指甲套、波斯银币、小给、琉珀饰品等物,另一个铜盆内放有一面铜镜,铜镜下垫着五层黄色的纸。墓主人的骨颈部佩有金项链,左右手各有一金手镯,还有金戒指、玉戒指、王饰品等物。
墓内文物
墓主棺椁
李静训的石椁四壁,使用了10块石板围砌而成,石椁壁上有答头,底部有卯眼,其通长为2.63,宽有1.5米。椁盖由4块石板东西顺放,椁盖大部分已经断裂,椁盖的四边比墙宽6—10厘米,此外,在最南边的一块椁盖上面的中间部分刻有南北直行四字"开者即死"。
墓主人的长方形石棺,为三间刻有浮雕的房屋形状,石棺通长为1.92,宽有0.89,高为1.22米。棺盖为整石雕刻而成的歇山式屋顶。石棺壁合缝处有铁细腰。石棺西边为正面,中心间雕有两扇板门,在两扇板门上,还各雕门钉五行共24颗,并各自有一个铁门环。板门两旁各刻有一名侍女,在两个次间都正中,各刻有一个直权窗。柱和墙上有薄浮雕以及线刻的缠枝卷叶花草图案。在左右窗下的前面刻有靑龙,后边刻着朱雀的图像,图像周围有云纹装饰。在四根柱子的上端雕刻着一斗三升,补间隐刻人字。
石棺的南面也刻有两扇门,门左右各有一名相对而立的男侍。两边的柱及斗拱结构均与正面相同。棺盖的正中刻有宝瓶,两端还有鹅尾,其上浮雕出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其中,在一筒瓦面上刻有开者即死。石棺内部的四壁上有壁画,西面的棺壁中间绘有花卉图案,两边各绘有两幅侍女人物画。南北两边的棺壁上各画有两幅,每幅各为二人,好像是女侍俑,高为22厘米。东面的棺壁上画有房屋、人、鸟、树木。
陪葬品
相关人员在李静训石椁、石棺中间,累计出土了230余件随葬物品,除陶俑及少数陶器外,还出土了大批珍宝,有嵌珠宝金项链、嵌珠宝金翎、金戒指、金杯、金钗饰品等,以及玻璃器、玉石器、钢铁器、骨、木漆器和丝织品等。
陶器
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陶俑都是红陶合模制成的,在陶俑上或涂粉施彩。墓中发现有2个镇墓兽,造型为兽身蹲坐,一个镇墓兽为人面、一个镇墓兽为狮面。还发现2个按盾武士俑,武士俑身着甲胄,头和身分开制作后,再插合而成,武士俑高有33.5厘来。
李静训墓里有一组仪仗俑,都是拱手于胸前,拳头上有孔洞,用来插所拿器物,仪仗俑包括18个长裙持物女俑二组,8个拱手女俑,小冠拱手男俑三组16个,笼冠拱手男俑6个,风帽套衣俑6个,翻领胡服俑6个。另外还有2个执箕小女俑。李静训墓中还出土了动物俑,分别为马、牛、羊、鸿、犬、鹅等。另有1个猪母子俑,以及负重马俑各1件。模型有磨、灶、房、碓及井栏。
瓷器
墓中出土的瓷器,其釉色有青白两种,都有冰裂纹。瓷器的胎色为白色或灰白色,瓷器的底部和附近都不施釉。瓷器的器形包括罐、壶、瓶、盒等。其中,大型的瓷罐多是靑釉,有八系、六系、四系等区别,大型的瓷罐的高度为15-20厘米。墓中还有靑釉盘形口双系壶、小罐、小盒及七联罐。白釉器比较精致,包括1个有双螭把双身瓶,其高为18.6厘米,1个螭把双系鸿首瓶,高月26.5厘米,以及小扁瓶1件,其高8.8厘米。此外,还出土了小盒、小瓶以及四系小罐等物品。陶器有2个灰陶罐,2个灰陶碗和红陶小瓶2件。
玻璃器
李静训墓中发现了,绿色透明的玻璃器有瓶2个,其中1个是折肩平底瓶,高度为16.3厘米。另1个瓶口为椭圆形,底部附矮圈足,高为12.5厘米。此外,还有2个绿色玻璃蛋形器,1个玻璃管及1个带盖小粒1。另外有2个蓝色半透明的玻璃小杯,高度是2.5厘米。
首饰
李静训墓中发现的金器有1条项链,项链由28颗镶有珠宝的金珠组成,项链上端有扣钮,镶刻有鹿纹的蓝色宝石,项链下端有宝石、金、玉组成的坠饰,项链周长为23.4厘米。另外,墓中还发现了2个镶有珠宝的金手锣,小金戒指2个,和1个金杯,金杯为高圈足,高度为5.7,其口径是5.7厘米。除此之外有头饰金花等。
发现的银器有高足银杯1件,形制与金杯一样,高为6厘来。还有小碗、盒、小杯、碗、小斧各1件。指甲套10枚。银筷一双和一个调羹。铜器有1个大口平沿铜盆,为平底,器身有弦纹六周,高为11.3,口外径为23.8厘米。大口圜底鉢1件,高6.5厘米。鎌壶1件,短流,蹄足,有盖。鎌斗1件,短流,蹄足。以及鎏金小痴铃2件及小刀1件和一面十二生肖铜镜。
其他物品
李静训墓中的铁器有八字形铁剪1件以及残衆斗2件。货币有隋五铢5枚和1枚波斯萨珊朝银币1枚,其边缘有一小孔,可能作为装饰物佩带者,直径为2.6厘米。还有其它各种装饰品,如玉戒指、玉扣、玉刀、水晶和玉钦、玉雕小兽、玛瑙珠串、磨孔贝売、骨梳、木梳等。还有1件白色玉盏,玉盏上镶金口。墓中残存的丝织品中较完整的有一段织成困花的丝带,又有麻布残片等。残存的漆、木器中除木梳外,还有木锄模型1件、残木马俑1件以及残漆盒与小漆瓶各1件。墓中的1件八系瓷罐中藏有核桃,其皮売尙存 。
墓志铭文
李静训的墓志刻有楷书铭文,有370个字,讲述了墓葬主人李静训的生平,以及在她去世之后,亲人对其悲切与思念之情。
《隋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铭并序》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幼为外祖母北周宣帝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皇情轸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賵赙有加。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瘗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即于坟上构造重阁。遥追佛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乃铭曰: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魂归秪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锺候晓。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墓主介绍
李静训字小孩,她的祖父是北周骠骑将军、河西郡公李贤。祖父是杨坚时名将李崇,后战死沙场。李静训自幼被外祖母,即隋文帝长女、曾为周宣帝皇后的杨丽华养在宫中,非常受宠。大业四年夏,隋炀帝来到幸汾源宫(位于今山西省宁武县)避暑,李静训此时应是与外祖母同往,同年六月,李静训染病于宫中去世,年仅九岁。李静训去世后,其长辈很悲痛,便将她的遗体运回京城,埋葬在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内休祥里的万善尼寺内。
墓主家庭关系
相关评价
李静训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朝墓葬。(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评)
李静训墓葬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华丽,令人惊叹。(中国国家博物馆评)
参考资料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黄河宝藏| 无言的挚爱,微缩的人间繁华.微信公众平台.2025-05-05
9岁女童墓中陪葬品堪比帝王,诸多珍品震惊考古队!.weixin.2025-05-05
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2025-05-05
玉指环.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金手镯(一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椭圆形绿玻璃瓶.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白瓷龙柄传瓶.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早殇的奢华:隋代李静训的精美墓葬.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5-05-05
镶金口白玉杯.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5-05-05
王古今 | 重读李静训墓——以其早夭为中心.三亚市博物馆.2025-05-05
李静训墓出土镶嵌宝石金项链 穿越时空依然华美非常.人民网.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