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由于县城附近“山势颇挺秀,其形如砚”,故而得名砚山。县域总面积3822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108个村(社),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为47.3万人,包括汉、壮、彝、苗、瑶等十余个民族。直达昆明市的“特磨古道”与云南通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达东部沿海的“州古道”在砚山县交汇,因此成就了砚山县“滇桂走廊”的美名。 因其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亦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名。
1823年设江那县丞,1912年设江那县佐,隶属文山县。1935年7月1日设置砚山县。1949年11月30日全境解放。1958年4月1日后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0月砚山县与文山县合并为文山县,撤销砚山县制。1961年8月31至今,砚山县与文山县分县,恢复砚山县制。
砚山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如砚山浴仙湖、孤峰群、溶洞群以及千亩杜鹃园;也有着热血的红色传承,如“阿猛会议”会址、王有德故居等;也有着众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彝族弦子舞、壮族棒棒灯、弦子制作工艺、壮族草人舞等。
2009年,砚山县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先进集体”。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历史沿革
砚山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即有人类生息繁衍于这片土地。
西汉,县境东部属郡句阿猛会址町、镡封、进桑、宛温县;西部属益州郡毋县。蜀汉为主降都督府兴古郡。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
唐南诏时期属通海都督府辖地。
宋大理时期属最宁镇维摩部、教合三部、广南西路和哈迷万户府。
明分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长官司,广南府和广西府维摩州。
清为开化府文山县、广西直隶丘北县、广南府宝宁县、临安府阿迷州辖地。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设江那县丞。
民国元年(1912年),设江那县佐,隶属文山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那县佐及广南县的小维摩县佐析出,合并成立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1日设置砚山县。
1949年11月30日,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云南省文山专区。1958年4月1日后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撤销县制,属文山县;1961年8月31日恢复县制。
地理环境
位置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位于北纬23°19′—23°59′、东经103°35′—104°45′之间。东与广南县相连,南与西畴县、文山县交界,北与丘北县毗邻,西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开远市、蒙自县接壤。县城驻江那,从县城东行311千米抵广西罗村口,南行35千米抵州府文山,西行160千米抵开远,北行326千米达省会昆明市。县境东西最大横距107千米,南昆最大纵距70千米,国土总面积3826.57平方千米。
地形
砚山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盆地,3000亩以上的坝子有35个,其中平远坝子27.5万亩,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境内最高海拔为阿舍彝族乡鲁都克村民委的马吊陡坡2263米,最低海拔为八嘎乡河流入西畴县的交界处1080米,县城海拔1540米。
地貌
砚山县地貌类型错综复杂,西北高,贡南低,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其面积分别为山地2134平方千米。有平方千米以上的岩溶坝子35个,以平远、稼依坝子为大(约61万亩)。2007年,砚山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
气候
砚山属低纬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3.4℃(1994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7.8℃(1968年2月),年平均气温16.1℃,正常年降雨量1008毫米,全年无霜期250—320天,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冬远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温和的特点。
土壤
砚山县全境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31个土种。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贫乏,偏酸,耕作层较浅,氮、磷、钾含量少且不协调。
其中,红壤性耕地63.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7%。
河流
六诏山脉纵横县境东南部,砚山地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珠江两流域分水岭,河网密度小。砚山县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1548.85平方千米,占41.4%;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面积2189.15平方千米,占58.6%。主要河流有公革河、阿山龙河、八嘎河、稼依河、翁达河、贵马河6条小河,总长:213.9千米,流域面积2769.67平方千米,可灌溉农田耕地551270亩。人工湖、天然湖星罗棋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砚山县境内坝子众多,有3000亩以上的坝子35个,其中平远坝子有27.5万亩,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砚山县总耕地面积为48.4万亩,其中田16.9万亩、地32.5万亩,人均1.1亩。
植物资源
砚山县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立体气候,生物资源丰富。在389种栽培植物中,除三七初步开发了医药、保健类的10多个系列40余种产品和辣椒初步开发6个系列10多个品种外,对100多种中草药材都有待于进行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是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1995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
砚山县森林资源丰富,树种主要有云南松,油杉、思茅松、杉木、麻栎、栓皮栎、樟木、夜合欢、黄杨木,还有国家列为一类、二类保护树种的水杉、银杏等。
矿产资源
砚山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锰、煤、钾盐、铁、锌、铝、银、汞、铭、锑、镁、泥炭、重晶石、石墨、白云石、碳石、粘土、方解石、玛瑙、水晶、方解石晶体、沸石、膨润土等。截止到2014年砚山县已探明的矿产有29种,已开采的15种,砚山县矿产资源静态值达500多亿元,其中锰矿石储量约3000万吨以上,斗南锰矿是全国八大锰矿之一。盘龙沸石矿是西南8省之最,储量达亿吨以上。砚山县煤炭可开发量达4309万吨。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主要有黄毛鼠、狐属、野猪、细脆蛇蜥、环颈雉、长尾雉、画眉、鹧鸪等,珍稀动物有鹿子、原麝、鳞甲目、水獭亚科、锦鸡、眼镜蛇属等。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4年,砚山县辖4个镇、7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江那镇、平远镇、稼依镇、阿猛镇、阿舍彝族乡、维末彝族乡、盘龙彝族乡、八嘎乡、者腊乡、蚌峨乡、干河彝族乡。
人口民族
2000年砚山县总人口43750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江那镇66527、平远镇79703、稼依镇39460、阿猛镇23583、阿舍彝族乡23723、维末彝族乡49713、盘龙彝族乡29815、八嘎乡31917、者腊乡28716、蚌峨乡13422、阿基乡29406、干河彝族乡21523。
2011年末砚山县总人口4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砚山县常住人口为476587人。
截止到2014年砚山县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合
2009年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008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015万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83578万元,增长18.9%(其中工业增加值141897万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15万元,增长11.9%。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1.38:42.20:36.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9498元,比上年增长13.8%(现价)。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34759万元,占GDP的比重达54.0%。
2020年,砚山县地区生产总值178.39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23亿元,同比增长44.3%;地方公共预算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13元,同比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5元,同比增长8.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32.2亿元、105.76亿元,分别增长30.84%和24.96%。
2021年,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591万元。
第一产业
2009年,砚山县粮食播种面积87.8万亩,增5.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0.1万亩,增16.6%,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均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146608万元,增14.9%。畜牧业现价总产值50892万元,增9.8%(现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成以上,已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年水产品产量5216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6.0%。
2011年砚山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94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农业增加值11.73亿元,同比增长6.7%。砚山县兑现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7166万元。在三年连旱的严峻形势下保证了粮食安全,总产达2.2亿公斤,增长9.2%。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烟叶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烟农收入3.43亿元、烟税收入7548万元。
2022年,砚山县第一产业增加值38.68亿元,同比增长4.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09年砚山县工业现价总产值451482万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7.0%。国有企业产值103246万元,增6.5%;集体企业产值为238万元,增长20.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347998万元,增20.6%(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1034万元,下降79.4%)。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值310269万元;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41213万元,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7%和31.3%。即轻工业产值140301万元,重工业产值311181万元,同比分别增58.5%和4.7%。规模以上的29户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263022万元,下降7.2%,实现利税总额33563万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利润20876万元,同比下降1.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2704万元,比去年增加674万元。
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同比增长20.1%。2011年启动实施了江南公司年产5万吨电解锰技改扩建项目、阿舍冶炼厂锰系合金冶炼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项目、文山华博公司年产20万吨系列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
2022年,砚山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0281万元,同比增长7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5790万元,同比增长110.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54元,比上年提高2.7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同比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86098万元,同比下降0.7%。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73662万元,同比增长51.2%。
第三产业
2009年邮政业务总收入900万元,增11.0%,邮政业务总量1029万元,增4.0%。通讯业业务收入7979万元(含电信、移动、联通),增长16.4%。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49540万元,增18.2%。其中县的零售额87406万元,增16.9%;县以下零售额为62134万元,增20.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9820万元,增长6.2%(其中国有经济4641万元,增长7.0%);非公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20万元,增长21.6%(其中私有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52万元,增长2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为9490万元,下降26.2%;零售业零售额114611万元,增长24.6%;住宿业零售额869万元,增长0.9%;餐饮业零售额17250万元,增18.3%;其他业零售额7321万元,增16.7%。
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88万元,增15.0%。一般预算支出95932万元,增长24.0%。年末砚山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247万元,比上年末增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4890万元,比上年末增9.8%。各项贷款余额203885万元,比上年末增16.3%。
2009年砚山县保险费收入达4304万元。其中:人寿保险费收入2071万元;财产保险费收入2233万元。赔款总金额2427万元,其中:人保赔付金额335万元,财保赔付金额2092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
交通
砚山地处滇、桂、黔干线要冲,交通便利,四通八达,323国道线贯穿全境。高速公路有砚山—平远高速公路(全长67.13千米)、平远—锁龙寺高速公路(砚山段16.16千米)、罗村口—砚山高速公路(砚山段28.8千米);二级公路有砚山—文山二级公路砚山段16.5千米,平远—文山二级公路砚山段12千米。境内村(居)民委员会通路率100%。云南文山普者黑机场距砚山县城5千米。
社会
教育
2009年末,砚山县有各类学校(不含成人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268所,在校生83198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普通中学19所(高中3所),在校生30264人(高中在校生549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19人;小学248所,在校学生516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7.0%,辍学率0.4%。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8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7.6%,辍学率2.4%,普通高中辍学率为10.3%。砚山县教职工人数达5229人,其中:专任教师5078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增97.1%。高中、初中及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5.7%、94.9%和98.5%,职业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6.6%。为砚山县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文化发展
2022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88万册:全县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563支,全年由县文化馆主办、承办、组织实施的各类群众文化演出活动79场次。
医疗
2009年末砚山县卫生机构31个,其中县以上医院4个(含保健院),卫生院11个,全年共有病床842张。卫生技术人员785人。村设置的医疗点97个(含社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91295人,比2008年增加16772人,参合率达94.56%。
旅游
砚山浴仙湖
砚山浴仙湖位于砚山县境内,距昆明市296公里,有瑞金—临沧公路(滇桂公路)从旁经过,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景区由浴仙湖主景区和听湖、阿舍、阿猛、龙所等5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该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阿猛会议遗址
“阿猛会议”会址位于砚山县东北方,距砚山县城37公里,坐落在323国道线旁的阿猛镇中心小学校内。会议遗址房屋是1875年建盖的一间“文武庙”。1993年11月,“阿猛会议”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稼依烈士宫
稼依烈士宫,位于稼依镇(县二中)内,建于1951年,占地10912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116团指战员,转战千里,奉命对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的反动武装进行围剿,1950年—1951年,先后肃清了这些地区的匪患,有236名指战员光荣牺牲。该团为悼念牺牲的战友,让后人永远追念先烈的丰功伟绩,经请示上级批准,与地方协商,用稼依原开文垦殖局碾房作烈士宫。立高2.1米、宽1.1米的青石碑1块,碑上刻有简介及在上述地区战斗中牺牲的236位烈士的名字。
听湖
听湖距县城中心的东北面3.6公里,库容量1758万立方米。水库中孤立的五座小岛。以双峰岛为中心,将长4900米的库区一分为二;双峰岛长500米,宽250米,岛的东面,因地形的变化而酷似上只巨大的山鹰扑向水面,故寓意为“雄鹰击水”。湖西岸有一座长700米的小岛,伸人水中的顶部宽250米,临近岸边的部分则只有50米,形似由西北方白龙山上下来吸水的巨蟒,称为“蟒蛇吸水”。湖中围绕着双峰岛与蛇头岛之间,分东、西、北三方均匀地坐落于湖中三座形状大小相同的小岛,像三只浮在水面的乌龟与在吸水的巨蟒戏斗,可为“龟蛇戏水”。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8月,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月2日,2020年中国防贫效率“百高县”排名45。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砚山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砚山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7-27
砚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1-05
美丽云南 | 滇桂走廊 砚美如山——美名:文山·砚山县.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2-19
砚山概况.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2-19
魅力砚山.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2-19
文山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云南文山州政府.2022-02-11
砚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公告〔2022〕第3号_公示公告_政务信息公开_砚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砚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2-07
【统计月报】2021年12月文山州统计月报.云南文山州政府.2022-07-13
砚山县2022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1-04
砚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砚山县人民政府.2024-01-04
砚山浴仙湖.新浪旅游.2014-07-11
听湖.新浪旅游.2014-07-1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方案的批复.www.moa.gov.cn.2021-05-14
关于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优秀榜单出炉 -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2021-01-0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的通知.www.moa.gov.cn.2021-05-14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