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六曹制

五省六曹制是中国隋朝时期实施的一种中央官制。

历史沿革

隋代初期设立了五省六曹制度,其中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秘书省负责管理书籍和历法事务,而内侍省则是宫廷内的宦官机构,这两省主要处理非国家政务。实际上,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构成了国家的实际权力中心。尚书省下属有六个部门,即吏、度支、礼、兵、都官、工等曹。随着时间推移,度支曹更名为户部,都官曹则改为刑部,这使得六曹最终演变为六部,形成了所谓的五省六部制。唐朝建立后,继续沿用了隋朝的五省六曹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更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

参考资料

五省六曹制,其他图文简介.族谱网.2024-11-01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隋唐时期的官制.中公教育.2024-11-01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历程及现代意义.搜狐网.2024-1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