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军

于学军,男,汉族,吉林柳河人。1964年3月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研究员。

现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个人履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经济学专业学生

1987年9月至1990年2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

1990年2月至1993年6月在中国人口情报中心人口研究室工作(1990年4月至1991年4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计生办挂职锻炼)

1993年6月起历任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1991年9月至1995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学专业学习,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1月评为研究员,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司长

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辽宁省锦州市挂职锻炼,任市委常委、副市长)

2013年6月至2017年11月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司长

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

2019年1月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20年5月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副组长

2023年3月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

2023年7月任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

现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副组长,第八届、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常委。

任免信息

2020年5月,经中央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设立联络组,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任副组长。

2024年9月27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于学军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人物成就

于学军是中国人口经济学和老年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理论研究能力强,专业素养高,学术造诣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首届全国十大优秀青年人口学者奖。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内外重大课题研究,出版过专著、译著和编著,在中外杂志或报刊发表了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百余篇。他视野开阔,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学习和工作过,有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多次代表政府赴联合国执行任务,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发展中国家老龄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老龄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人口科学》编委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副主编

《中国人口年鉴》编委

主要作品

专著译著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若干政策问题的反思》(译著)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专著)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副主编)

《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主编)

论文报告

1.“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础”,载于《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2期

2.“世人瞩目的六普:轨迹、解读与思考”,载于《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

3.“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载于《人口研究》,2010年第3期

4.“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载于《人口研究》,2009年第5期

5.“如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载于《学习时报》,2009年1月19日发表

6.“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载于《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3日发表

7.“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的回顾与评论”,载于《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第5期

8.“正确认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中的人口计生工作”,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第1期

9.“完善服务管理体制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第12期

10.“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人口”,载于《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11.“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载于《中国人口报》,2007年5月16日发表

12.“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年第3期

13.“走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误区’”,载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第3期

14.“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与实践”,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2期

15.“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3期

16.“户籍管理制度深化改革和人口计生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10期

17.“开展便民维权活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12期

18.“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与实践”,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第2期

19.“制度改革应有利于人口流动”,载于《北京日报》,2006年3月20日发表

20.“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载于《开放导报》,2005年第6期

21.“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 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有多低?”,载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22.“专家笔会:人口安全纵横谈”,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2期

23.“论以人为本”,载于《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4.“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载于《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5期

25.“‘三农’问题:人口学家如是说”,载于《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26.“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建议”,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10期

27.“从上海看中国老年人口贫困与保障”,载于《人口研究》,2003年第3期

28.“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1期

29.“艾滋病流行全方位影响人口发展”,载于《中国人口报》,2003年11月20日发表

30.“积极预防和治理老年贫困”,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5期

31.“把握人口转变的有利时机 加快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12期

32.“‘入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吗?”,载于《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33.“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载于《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34.“人口与发展6大问题”,载于《中国人口报》,2001年1月8日发表

35.“从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变动趋势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载于《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36.“稳定低生育水平 迎接西部大开发——甘肃省酒泉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活动综述”,载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

37.“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38.“城市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回报率研究”,载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39.“从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载于《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40.“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载于《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

41.“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载于《南方人口》,2000年第4期

42.“城市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回报率研究”,载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43.“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问题研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课题报告,2000年6月。

44.“西部大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要先行”,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年第2期。

4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中国-澳大利亚:中国人口老化宏观对策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年7月。

46.“60亿人口的挑战与机遇”,载于《人民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7版。

47.“中国的人口控制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载于《中国人口报》,1999年10月13日,第3版。

48.“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

49.“人口与计划生育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1999年第2期

50.“中国人口老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

51.“中国人口转变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课题报告,1999年12月。

52.“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载于《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3期

53.“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影响的宏观研究”,载于《人口学刊》,1996年第5期

54.“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5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载于《人口学刊》,1995年第6期

56.“中国人口老化的城乡差异:政策含义”,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年第3期

57.“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载于《人口研究》,1995年第4期

58.“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59.“中国的家庭养老”,载于《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第18期

60.“从承德人口控制模式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载于《人口学刊》,1994年第1期

61.“中国80年代的早婚早育状况及其对人口控制的影响”,载于《人口研究》,1994年第1期

62.“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人口控制”,载于《南方人口》1994年第1期

63.“当代美国人口经济界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论争”,载于《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3期

64.“论我国婚姻市场‘挤压’的人口学因素”,载于《人口学刊》,1993年第2期

65.“我国婚姻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载于《青年探索》,1993年第2期

66.“泰国计划生育的成功之路”,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2期

67.“环境污染使人类生殖能力下降”,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2期

68.“国外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争论”,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3期

69.“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看农村人口生育转变的异常现象”,载于《人口与经济》,1991年第2期

70.“对湖南、山西农村妇女避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载于《人口学刊》,1990年第4期

参考资料

国务院联络组首度亮相:丁向阳、于学军重回湖北.北京青年报-凤凰网.2021-09-17

于学军已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澎湃新闻.2023-07-26

于学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01-29

于学军简历.人民日报.2019-06-13

于学军.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4-12-05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沈洪兵、郭燕红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09-27

人口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 于学军.中国政府网.2019-06-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