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宗旦(生卒年不详),壮族,北宋时期南宁市羁縻火峒人(今广西靖西县东境)。他是北宋末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早年生活
侬宗旦出生于北宋时期的邕州羁縻火峒,属于壮族。他的家乡位于今天的广西靖西县东部地区。作为当地的一位领袖,他经常受到来自交州(今越南)的侵扰,包括劫掠财物和人口。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和他的同胞们曾多次请求归附于宋王朝,但由于朝廷和地方官员担心引发边境冲突,他们的请求都被拒绝了。这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侬智高的起义反抗宋朝,尽管起义失败后侬智高逃往大理国(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但侬宗旦回到火峒,继续聚集力量,等待时机再次行动。
政治活动
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侬宗旦发动了一场武装起义,对抗前来征讨的邕州知州肖注率领的军队。尽管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宋王朝在此之后的态度有所改变,开始逐渐接受边境地区的跌州峒向宋朝的归附。嘉祐三年,桂州知州李师中通过书信向侬宗旦传达了利害关系,而转运使王罕则劝告侬宗旦的儿子侬日新,指出他们目前的做法不仅被交州视为仇敌,而且容易成为边境将领贪图奖赏的目标,建议他们选择更有利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侬宗旦及其儿子投降了宋朝。桂林市知州兼经略使肖固授予侬宗旦忠武将军的称号,而侬日新则被任命为温闷峒(今湖润镇境内)的三班奉职。
嘉祐七年,侬宗旦父子提出将其控制下的雷(今大新县下雷)、火、计(今县城)、诚(今新靖镇诚良村一带)、贡(今新靖镇旧州街)等峒归附宋朝,并希望得到归乐州(今百色市境内)的土地,永远成为宋朝的臣民。宋朝政府认可了侬宗旦的诚意,撤销了温弄州,并在其土地上设立了顺安州,提升侬宗旦为知州,并赠送了耕牛、食盐和彩色物品。此后,安平(今大新县所属)、古万(今扶绥县所属)等峒的酋长也纷纷归附宋朝。同一年,特磨道(今云南省广南县境内)的侬夏卿、侬平、侬亮等人也相继归附宋朝。不久之后,广源州属古亘峒(今越南境内)的酋长侬勇以及七源州(今越南境内)的酋长侬善美也带领各自的部落民众归附宋朝。
熙宁二年(1069年),勿阳峒(今那坡县那孟)的侬智会(侬智高的弟弟)也上书表示愿意归附宋朝。熙宁三年,侬智高的部下卢貌(一说豹)、黎顺、黄仲卿等人也陆续归附宋朝。元祐年间(1088年至1094年),任峒(今壬庄乡)的侬顺清也是最后一个归附宋朝的人。所有这些归附者都受到了宋朝的封爵和奖励。侬宗旦父子为了保卫宋朝的边界安全,多次抵御交州的入侵。治平初期(1064年以后),交趾派遣使者试图说服侬宗旦的儿子侬日新放弃温闷峒等地,但遭到了拒绝。随后,交趾郡王李日尊和广源州的刘纪企图用武力迫使侬宗旦屈服,甚至对已经归附宋朝的首领实施残忍的屠杀。在这种威胁之下,侬宗旦请求内迁至归乐州,宋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任命他为右千牛卫将军,后来还晋升为洪州监、桂州都监供备库副使等职务。他的儿子侬日新也被提升为邕州税监。熙宁年间(1068年至1077年),侬宗旦和他的儿子侬日新在抵抗交州入侵南宁市的过程中不幸牺牲。
参考资料
人物.中国小康网县域.2024-08-28
北宋右千牛卫将军侬智会 镇守归化州(今那坡县)事略.布依族.2024-08-28
广西右江岑氏土司史話·四.个人图书馆.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