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阶耳

刘阶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负责人,现当代文学教研组负责人。

个人简介

刘阶耳先生是我们的老师,字面上看“阶耳”即“阶级的耳朵”,实际上“阶耳”一名出自《晋书》卷七十九晋相谢安之侄谢玄本传,原文云:“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先生系山西省临猗县陈家卓人,出身名门。先祖刘盥训为清代拔贡,民国参议员,晋省名绅,其弟刘绵训乃清廷最后一科进士,与状元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沈钧儒、谭延闿姚茫父同科,曾任京师大学堂图书馆馆长。先生实刘氏之芝兰,学界之玉树,不可以北方一蛮汉视之,何来“阶级之耳”乎?

老师其人

刘阶耳老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负责人,现当代文学教研组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分配至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讲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现当代文学史、鲁迅研究、新诗研究、新时期文学研究、叙事理论名著选读等课程。专著有《“看”/“说”:文本细读与叙事延异》、《喧嚣与隙——汉语小说细读》,合著有《朦胧诗名篇赏析辞典》、《现代散文金库》等,论文有《对杨炼一个诗句语言构成的分析》(1989)、《浅谈目前文学的俗化现象》(1999)、《“本色”与“技巧”的辩证—贾平凹\u003c高老庄\u003e的叙事特性》(2002)、《“史诗”搁置: 非戏剧性凯旋的未完成文本———\u003c灵泉洞\u003e解读之一》(2007)和《自我怅望的叙事对抗— \u003c长夜\u003e解读》等。

若干进行时

刘老师推崇弗里德里希·尼采米歇尔·福柯瓦尔特·本雅明马克斯·韦伯让·鲍德里亚等思想者。当然,刘老师自己也是个思想者。还有很多标签,如国学大师和当代孤独者和某某某。

“大师偶尔掠过城堡

满街的人都弃他而去”

其他以及未完

大胡子的教授在讲台上

喷薄着深奥的诗歌思想

夹在手指间的烟蒂

随激昂的语调闪一道火光

诗歌选粹

灯火·品牌

让远方雅致的灯火

轻轻地叩响温存。雨夜

储存怪诞的刑法

壮士酒驾,红颜开怀

多余的念想都像是隔靴搔痒

剩下的品牌多少是仰仗

不毛之地赠与的慷慨

孤岛·美学

像南太平洋的孤岛

像北回归线的美学

那些学习表演的,旅游观光的,偷税漏税的

何尝不是贫下中农的遗产

富饶,不乏姿色;痛苦时尤其镇静

放弃了索赔,心高气傲

缜密,诚恳,翔实,大方

口水都轻扬着皮肤般的微笑

响应死亡

拒绝时装

语义学训练

一个词,像另一个词的反面

正如“概念”犹同“隐喻”的孑余

包拯之于曹操,显示了忠,驳斥了奸

孰黑?孰白?大地明白,昼夜揭晓

语义学的一些规则

疏于防范

(我想说的是)那些未明究的词的意图

总在巩固秩序,清退市

不断渗入的绩效

紧急的盲目,如橙色,不断混乱的区域

蝴蝶秀丽地飞,鱼

游自深海,何尝承受涸辙之困

固有的象征犹如在图像中加冕

悯恤沟渠的是暗涌,是葡萄

那些高涨的热情和信物

(我想说)不仅仅扰乱了空气

可更多的触觉被艳装暴露

众口铄金的小嘴不再像樱桃

老迈的歧路,夏日吃茶

突发其来的罕见的温柔,或粗暴

推敲语义(我想说———

然后)我们就这样被塑造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