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肯普

鲁道夫·肯普(又名:肯普,1910年6月14日-1976年5月12日)是一位德国指挥家。生于德累斯顿,1935年他在莱比锡歌剧院担任指挥。1949年到1952年间他指导德累斯顿国立乐团,之后的1952年到1954年则在慕尼黑继乔治·索尔蒂之后担任巴伐利亚州国家歌剧院指挥。1960年他首次在拜鲁伊特登台。从1961年到1975年他是皇家爱乐乐团的指挥,从1967年起直至其逝世他一直在慕尼黑爱乐乐团任职。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和BBC交响乐团合作紧密。鲁道夫·肯普逝世于苏黎世。他最擅长演绎的是理查德·施特劳斯(他录制了全集作品)和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

人物经历

鲁道夫·肯普于191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伊利茨。他幼年时就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双簧管,由于他的音乐才华异常过人,所以在学业上很快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龄稍大以后,他就进入到了著名的德累斯顿音乐学院,192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中毕业。随后立即进入到了多特蒙德歌剧院中担任首席双簧管演奏员,从1929年开始,他又进入到了著名的莱比锡市格万特豪森管弦乐团,直到1936年间,他一直在这个德国闻名于世的老牌乐团中担任首席双簧管演奏员。1935年,肯普作为指挥家,首次在莱比锡指挥了阿尔伯特·洛尔青歌剧《偷猎者》,并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这以后,肯普便将自己的专业转到了指挥方面,从1935年开始一直到1942年,肯普始终在莱比锡歌剧院中担任合唱指挥,到了1942年,他终于被克姆尼茨歌剧院聘为常任指挥,六年之后,卸去克姆尼茨歌剧院常任指挥职务的肯普,又被魏玛歌剧院招聘而去,担任了一年这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49年,肯普被大名鼎鼎的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聘为音乐总指导和常任指挥,从此开始确立了其世界一流指挥大师的地位。肯普在德累斯顿的出色工作,显示出了他的极高的指挥天才,这期间他指挥上演了大量的歌剧作品,从而成为当时的一个著名的歌剧指挥家。肯普的杰出天才被充分认识到之后,他所参与的国际指挥活动就更加广泛了,1952年,他担任了慕尼黑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即而又在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中担任了一年指挥。1953年,肯普首次出现在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指挥台上,1954年到1956年,他又受聘在美国的大都会歌剧院中担任了两年的指挥。到了1961年,他又接替了英国著名指挥大师托马斯·比彻姆的职位,担任了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1965年,瑞士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又将他聘为音乐指导。1976年,慕尼黑爱乐乐团也将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的职务授予了他。到了1975年的9月,他又担任了著名的英国BBC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遗憾的是,上任不久的肯普却在第二年突然逝世,根本没有来得及在BBC交响乐团中显露其特有的才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肯普被征入军队,但没有参加实际作战,而是被派往音乐活动,为部队演奏。他的国际生涯始于1951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演出,他指挥了《魔笛》《西蒙·博卡内格拉》和《随想曲》。他被邀请接替乔治·索尔蒂成为慕尼黑巴伐利亚州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任期为1952年至1954年,并获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当局的许可,可以在不中断与德累斯顿的联系的情况下担任这一职务。1953年,肯普与慕尼黑歌剧院在伦敦皇家歌剧院亮相,皇家歌剧院的总管理员大卫·韦伯斯特爵士迅速决定肯普将是考文特花园的理想音乐总监。肯普拒绝了这一任命,并在1954年离开慕尼黑后没有接受任何歌剧院的最高职位。尽管如此,他经常在考文特花园指挥,并在那里备受欢迎,指挥了《萨洛梅》《伊莱克特拉》《骑士的玫瑰》《尼伯龙根的指环》《面具舞会》和《蝴蝶夫人》等作品,评论家安德鲁·波特将肯普的歌剧指挥与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维克多·德·萨巴塔的指挥进行了比较。作为客座指挥,肯普经常回到慕尼黑指挥大部分意大利剧目。

肯普于1960年首次在巴伊罗依特音乐节剧院亮相。他在那一年指挥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循环演出因多次角色分配而引人注目,武坦一角由赫尔曼·乌德和杰罗姆·海恩斯分饰,而布伦希尔德一角由阿斯特里德·瓦尔奈和比尔吉特·尼尔森分饰。

肯普从1955年开始与皇家爱乐乐团(RPO)合作。1960年,他成为该乐团的副指挥,由该乐团的创始人托马斯·比彻姆爵士选择。1961年和1962年,他担任RPO的首席指挥,从1963年到1975年担任艺术总监。RPO的一名成员后来说肯普:“他是一个出色的乐队指挥,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伴奏者……肯普就像是开着赛车,跟随着钢琴转弯。”肯普废除了托马斯·比彻姆的男性唯一规定,引入了女性成员:他说,没有女性的乐队“总是让我想起军队。”第一个女性成员是小提琴家克里斯塔·鲁珀特。1970年,RPO任命他为终身指挥,但在1975年,他辞去了与乐团的职务。

从1965年到1972年,肯普与苏黎世市立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从1967年到去世,他指挥了慕尼黑爱乐乐团,并与他们进行了国际巡演,并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的第一个四声道套装。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肯普担任了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76年7月16日,亨利·伍德音乐会的开幕音乐会原定由他指挥英国广播公司乐团演奏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圣颂弥撒》,但由于肯普在两个月前在苏黎世去世,音乐会成为了他的追悼音乐会,享年65岁。

才华简介

继承传统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艺术家对于继承传统来说是并不感到十分困难的,因为前辈的艺术家们已经将传统的道路完好地铺设在了后继者的面前,而后继者则只需沿着这条道路继续稳步地走下去就是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继承传统上的发展者来说,他所需要走的道路就要艰难得多了。首先,这种艺术家必须具备超人的天才和敏锐的洞察力,然后还要拥有巨大的胆量和果断的气魄。他必须是一位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强大的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因为他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崭新道路,更为重要的是,他肩负着的是一项使过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和完善升华的特殊使命。所以,这样的艺术家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中都是属于凤毛麟角式的人物,而对于传代意识强烈的指挥艺术来说,这种特点和规律就更加显得突出和不例外了。但是,作为20世纪中的卓越指挥大师的鲁道夫·肯普,却正是这样一位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他在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着发扬优秀传统的道路,作为一个德国指挥家,他并没有古板地沿袭着古朴的德奥指挥风格和传统,而是积极和大胆地将充满生命力的浪漫主义气息注入到这种传统中,使这种高尚而又雅致的古典风格,唤发出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青春气息。有人称赞他:“来自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指挥大师鲁道夫·肯普的风格是用娓娓动听的方式把德国宽广深厚的精神传达给听众。”

歌剧指挥家

肯普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歌剧指挥家,他对于德国歌剧,特别是瓦格纳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有着极其出色的演释能力。他曾是世界著名的拜罗伊特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和爱丁堡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指挥。1960年,他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极其成功地指挥了新版《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演出,在此之前,他也曾在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多次指挥了这部庞大的四联剧。肯普对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可以说是最拿手的了,这位作曲家的全部歌剧作品都是他所擅长的曲目,至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和交响曲,就更不在他的话下了,例如他所指挥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家庭交响曲》等作品,就是非常富有个性的演释。

人物风格

肯普作为一位德国指挥家,深受德奥传统指挥风格的影响是不必说的了,他的指挥风格是严谨、端庄、朴实和简洁。他指挥演奏出的音乐音响丰富、色彩鲜明,能够体现出极其高雅的意境和与众不同的品位。但是,正如本文开始时所论述的那样,肯普并不仅仅是一个继承传统的指挥家,他是一个发展和开拓能力很强的艺术家,在遵照传统而完好地保持了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严谨的布局之后,肯普将浪漫主义的情感因素大量地汇集在其中,使音乐作品显得更加生动、鲜明和感人。肯普的这种特长,使得他不仅善于指挥理性较强的德奥风格的作品,而且对于情感和风趣偏重的斯拉夫民族的作曲家的作品,也有着十分精致和出色的演释,例如他对于俄罗斯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就有着非常独到的处理和成功的演释,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一般对于德奥指挥家来说是并不擅长的。另外,肯普对于贝德里赫·斯美塔那安东·德沃夏克等人的作品,也是一个演释得极为成功的专家,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作品当属斯美塔那的著名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

肯普是一位管乐演奏家出身的指挥大师,在这方面,恐怕只有后来的科林·戴维斯与他相似。肯普早年是一位著名的双簧管演奏家,曾经在许多著名的乐团中担任首席双簧管,自当上了指挥家以后,肯普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演奏生涯,但他的这一得天独厚的特长,却为他的指挥技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他精通管乐器的演奏方法与特长,又有丰富的乐队管乐演奏经验,所以他在指挥乐队时能够非常出色他调配管乐器演奏出的旋律线条及和声效果,他所处理出的管乐乐句,呼吸极其合理匀称,音色异常的干净、透明、统一和富有特色。此外,他的这一特点对指挥声乐作品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声乐与管乐一样,也是一门十分强调呼吸、控制和变换音色的艺术。

人物成就

肯普还是一位现代著名的协奏曲指挥家,多年来,他与许多世界著名的管乐演奏家、弦乐演奏家及钢琴演奏家一起,在世界各地举行了大量意义重大的音乐会,同时也录制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协奏曲唱片,其中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两首圆号协奏曲及双簧管协奏曲,彼得·柴可夫斯基马克斯·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及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等唱片,都是非常有名的珍品。

肯普在唱片录制方面的成绩也是很大的,多年来,他为世界著名的EMI集团唱片公司和伦敦唱片公司等各大公司分别录制了相当数量的优质唱片,其中有指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柏林爱乐乐团所录制的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指挥德累斯顿国立乐团演奏的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梯尔的恶作剧》《意大利之行》《马克白斯》、及弦乐合奏曲《变态》。还有指挥班贝格交响乐团所录制的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等。

肯普是20世纪老一辈指挥大师中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无论是在德累斯顿、慕尼黑、萨尔茨堡、拜罗伊特,还是在伦敦、苏黎世纽约等地,都留下了使人永难忘记的印迹,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这位功名着著的指挥大师仅活了66岁就与世长辞了,这样的损失对于20世纪的世界指挥艺术来说,的确是一个沉重而又痛苦的打击,所幸的是,他的精湛指挥艺术,已经通过所录制的大量唱片而完整地留给了后人,而这些万般珍贵的经典文献,也永远变成了后代指挥家们所学习和效仿的绝好资料。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