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耳草

大蓝耳草,产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尼泊尔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蓝耳草花很小,色紫蓝,状若鸳鸯头的花上集中着一排花蕾,依次而开,夏秋开花,晚秋茎叶变紫红色。大蓝耳草用于治疗肺中热盛,气逆津伤,身热不解、喘证气急,甚则鼻翼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

蓝耳草

目录

概述

地理分布

形态特征

药用价值

栽培技术

概述

中文名:蓝耳草

拉丁名:Cyanotis bodihieri levl. Et vaht.

地理

台湾省广东省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东方市)、贵州省清镇县兴仁市兴义市)、四川省南川区甘洛县、洪溪、美姑、越西县石棉西昌市普格县会理市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保山市凤庆县昆明市、嵩明、大理、鹤庆、碧江、片马、兰坪)、西藏(聂拉木县珠穆朗玛峰北坡附近的绒辖河谷、亚东、错那)。]国外分布:b]尼泊尔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引

形态特征

蓝耳草花很小,色紫蓝,状若鸳鸯头的花薹上集中着一排花蕾,依次而开,夏秋开花,晚秋茎叶变紫红色

药用价值

功效

清肺止咳。

主治

用于治疗肺中热盛,气逆津伤,身热不解、喘证气急,甚则鼻翼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克。

栽培技术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