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是现代杜维明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内容简介

该书是杜维明先生的一本论文集。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杜先生于近十年(1978--1988)在大陆讲学、座谈过程中撰写的。主旨是讨论儒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发展前景。

书中文章分成四组,分别题为:北京市访谈、上海市论学、庐山反思、曲阜市回顾。“北京访谈。的讨论主题主要包括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创造的转化儒学等。“上海论学。则包括《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谈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文。“庐山反思”则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一文。最后一组论文属于“曲阜回顾”,有噶孟子———-士的自觉》。《从世界思潮的几个侧面看儒学研究新动向》等。

杜维明先生强调,在批评儒学之前,应首先有一认同和了解的准备。此。认同”就是内心承认中华文化有一优良传统,而自觉继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的重任。此“了解”即要求我们对传统进行全而而深入的反思,认识其个性,了解其内容,体会其动源,掌握其来龙去脉。如此,才有评价儒学的资格。书中认为,儒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极其复杂,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今天我们理解儒学要分两个层面,一是封建意识形态的层面,一是体现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层面。由后者看,儒学是一种“为己之学”,身心性命之学。儒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主的,代表一种涵盖性很强的人文主义。这也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文主义,由圣而王,力图用道德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是儒学的核心精神。

基于对儒学优良人文传统精神的体认,杜维明先生提出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所谓第三期发展,是针对先秦两汉为第一期,宋元明清为第二期而说的。书中围绕这一问题,作下广泛的探讨。杜先生认为,儒学的命运决定于能否出现一批既能体认儒学价值又以弘扬儒学为己任的学者精英,通过一大批学人的精心努力,在现实人文世界中安顿儒学价值系统。杜先生极力期待的是:中国人不卑不亢的地走向世界。

出版信息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出版。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