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获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回国以来,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1992年组织召开了国际量子学术研讨会,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参加研讨会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并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
人物履历
梁九卿,男,博士生导师,1940年5月出生。
人物成就
在凝聚态物理、场论、量子力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重要论文80余篇,迄今被SCI收录近70篇,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论文5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989年、1993年和1997年)。现任山西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主要带头人。2012年,他指导的博士陈刚以《微腔中多体系统的新奇量子相变及其调控》的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主要研究方向
场论和量子力学,磁性宏观量子效应,低维凝聚态物理模型,萨特延德拉·玻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凝聚,量子计算机
承担主要项目
低维场论和凝聚态物理模型(国家科委“九五”攀登计划“世纪之交90年代理论物理重大前沿课题”)(1998.1-2002.12)
磁的宏观量子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1997.1-1999.12)
周期瞬子及高能隧道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1-1999.12)
山西省重点学科经费理论物理专项(1996.1-1998.12)
获奖成果
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及Aharonov-Bohm效应,1989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维物理中的奇异效应,199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量子态位相和中子干涉,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 历
1959年9月-1964年8月 山西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
1981年9月-1985年4月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学术经历:
1974年10月-1981年 8月 山西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
1985年 9月-1986年 3月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合作研究
1986年12月-现在 山西大学,教授;94年起任物理系主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9年 9月-1990年 4月 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合作研究
1991年 9月-1992年 3月 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合作研究
1992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1993年 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3年 8月-1994年 1月 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合作研究
1994年 当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5年 1月-1995年 7月 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合作研究
1995年12月-1996年10月 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合作研究
1999年 1月-1999年 4月 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合作研究
代表论文
Quantum tunneling for 正弦Gordon potential, Phys. REV D51,718(1995).
Nonvacuum bounces and quantum tunneling at finite 能量, Phys. Rev. D50,6519(1994).
Solions,bounces and sphalerons on a circle, Phys. Lett. B282,105(1992).
Quantum tunneling of spin particles in periodic potential with asymmetric twin barriers, Phys. Lett. B393,368(1997).
Periodic Instantons and quantum-classical Transtions in Spin Systems, Phys. Rev. Lett. 81, 216(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