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披是一种用于覆盖在椅子上的长方形家居装饰品,也被称为锦背、椅袱或椅衣。
历史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最初的主要起居活动是在席子和毡毯上进行的。随着胡人垂足家具自汉代传入中原地区,以及魏晋隋唐时期胡风的盛行,垂足而坐的椅凳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这种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席子和毡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同时也促进了椅披的发展。
形状特征
椅披通常根据椅子的结构来确定长度,包括椅背的高度、座位的宽度和椅腿的高度。为了方便使用,椅披的长度通常会超过这些尺寸之和,以便能够将多余的布料搭放在椅子的背后。在弯曲的部分,常常使用系带来固定。
材质种类
椅披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包括缂丝、刺绣、锦缎、漳绒、堆绫、印花和弹墨等。为了让椅披更柔软,内部可以填充棉花、芦絮或禾草,或者使用绸缎做衬里,皮毛做表面。在寒冷季节,有时也会使用整张兽皮制成椅披,但在清朝时期,对于兽皮椅披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使用方法
椅披的使用方法是从椅子的搭脑位置向后下垂至椅盘下方,然后沿着靠背向前延伸至椅盘,再沿着椅盘前沿向下垂落到脚踏板上方。
参考资料
椅披,被遗失的家具拍档.搜狐网.2024-11-08
作者最近动态.作者最近动态.2024-11-08
椅披.小小信息网.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