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全集编年校注》是由徐祯卿所著,范志新编校的一部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9年1月1日出版发行。
图书信息
- 作者:徐祯卿,范志新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72651
- 出版日期:2009-01-01
- 版次:1
- 页数:1008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明朝时期,能称得上是有成就的诗人并不多见,而徐祯卿便是其中之一。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仅活到了三十三岁,但他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诗文创作,留下了包括《迪功集》《谈艺录》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这些作品对于后世研究明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有着重要的价值。徐祯卿,字昌谷,又名昌国,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三个朝代,这一时期正值明朝中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深刻变革。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加强程朱理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明朝初期的经义科举逐渐演变为八股文,一切都以程朱的是非标准为准绳。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明朝恢复了仁宣时期的繁荣景象。然而,经济的发展助长了统治者的贪婪欲望,成化年间开始出现的奢侈风气愈演愈烈。随着统治阶级的肆意掠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自然经济体系遭到破坏。原本旨在选拔精通当代事务的人才的八股科举制度,最终成为了进入官场的工具。这种制度不仅未能抑制统治者的奢华行为,反而变得愈发僵化。程朱理学作为约束士人身心的枷锁,其无用和虚伪的本质在此时暴露无遗,封建伦理道德陷入了新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程朱理学的全面批判。朝廷内部出现了以李梦阳、康海为首的文化复古运动,他们主张采用秦汉的散文和盛唐之前的诗歌风格,以取代受理学影响的软弱文风。而在民间,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吴中地区,以祝允明、唐寅为代表的人物组成了吴中派,他们不受传统礼法的限制,生活放荡不羁,反对科举制度,表现出初步的民主思想和反传统的市民意识。
参考资料
徐祯卿全集编年校注.徐祯卿全集编年校注.2024-11-22
徐祯卿的著名文学作品介绍 .百度文库.2024-11-22
徐祯卿全集编年校注.百度学术搜索.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