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畈村

丁家村是大岚镇政府所驻地,属四明山腹地,东与雅庄、大路下村相邻,南与南岚村交界,西与戴糜村接壤,北与大岚村毗邻。

交通

该村浒溪线横穿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直接贯通余姚市宁波市奉化区上虞区等地,交通十分便捷。人文底蕴深厚,文化历史悠久。

地理环境

丁家畈村域地貌为丘陵,山地、平原各占一半,光照和雨水集中,四季分明。以黄泥土和砂石土为主。村境内有山塘水库8只,有宽7米,长3000米的大岚溪穿村而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有火焰山纺车岩等景观,还有下芝庄2株600多年的古树金钱松

人口民族

全村3个自然村分属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83户,人口总数496人。村班子6人,交叉兼职,分工明确。

政治

村党支部1个,党员33人,村民代表34人。

历史沿革

很早以前有一丁氏家族逃难至此,见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越,面前有粮田一畈,于是就定居下来,故名丁家畈。解放后丁家畈、下芝庄、余家横属大岚二村。1954年至1955年更名为余家横低级社。1956年,与观下村合并为大岚一社。1958年,被合并为大岚人民公社,观下核算单位。1959年称大岚小农场。1961年称余家横大队。1966年称红卫大队。1973年称丁家畈大队。1983年更名为丁家畈村。

经济

茶叶、花卉苗木、孟宗竹、高山养殖、小水电、农家乐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畜禽养殖为辅。土壤以种植水稻、花木为主。

全村行政区域面积2.56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0.7亩,茶园1400亩,山林1967.5亩。

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56万元,村集体可用收入148.0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56元。

纺车岩电站1座,总装机320千瓦,年发电量80多万度,收入30余万元。镇横泾电站入股50千瓦,年分红4.5万余元。

村境内有四明山书画院、四明龙尖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丹山茶叶精制厂、舜豫传动机械厂、塑胶厂等企业。

社会

丁家畈村是镇政府和居委所在地,目前有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镇中学各一所,卫生院一家,大会堂一座,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大岚分行、派出所、自来水厂、变电所、电信邮政所、华联便民超市、农资供应站等都坐落在丁家畈村,还有门球场、汽排球场等运动场所,是全镇教育、文化、卫生、治安、交通运输等各项社会事业的中心。

丁家畈村先后获得了“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宁波市卫生村”、“余姚市文明村”、“余姚市小康新农村”、“余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余姚市平安村”、“余姚市三星级民主法治村”、“余姚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余姚市消防示范村”、“余姚市体育特色村”、“余姚市村庄整治合格村”、“余姚市充分就业村”、“余姚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余姚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余姚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余姚市小康型老年体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村镇建设

村级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是全镇最早完成村道硬化和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的村。在当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丁家畈村切实抓好了以下为民实事工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对村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安装路灯;建造垃圾箱,落实日常卫生保洁人员;新建村落文化宫,修建村办公用房;对强盗湾、纺车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农民饮用水工程进行改造,使村民吃上放心自来水;新建村公墓基地;建造村健身娱乐场地,开展农民健身活动;盘活土地存量,切实抓好农村宅基地、开山造田等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老年人福利,定期发放养老补贴;实施了教育奖励制度,凡本村村民考入全日制高等教育学校,都有教育奖励;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大溪治理、集镇道路浇筑、公园新建、环境整治、绿化等各项配套工作。尤其在2014年通过村庄整治提升工程,让丁家畈村整体面貌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6年投资120万元完善全村三个自然村文化礼堂,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形象、丰富文体活动,塑造农民活动阵地和农村精神家园。

发展目标

因地制宜,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依托茶叶、花卉、小水电、高山养殖等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农民富足、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的文明山村。

旅游

“火焰山”位于大岚镇镇西约500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出丁家畈村不远攀登一小山,到山顶即见一座栗色的沙丘,寸草不生方圆几百米全是红色的沙土,异常漂亮。这个完全不同于山区青山绿水的红砂岩坡地,如裸露的龙爪落在丛山之中,周边点缀着苍松红枫,让人叹为观止。

火岩山在下芝庄自然村还有两株600多年的金钱松

参考资料

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 丁家畈村委会.政府网.2021-07-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