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荚(学名:荚蒾属 henryi Hemsl.)是五福花科、荚蒾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福建省、陕西省、贵州省、浙江省、江西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谷密林中和湿润草坡上。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或半常绿,高达7米,全株无毛或近无毛;当年小枝带紫褐色或绿色,二年生小枝灰褐色,稍有纵裂缝。冬芽有1对外被黄色簇状毛的鳞片。花期6月,果熟期8~10月。
形态特征
巴东荚蒾为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或半常绿,高可达7米,全株无毛或近无毛。当年小枝带紫褐色或绿色,二年生小枝灰褐色,表面稍有纵裂缝。冬芽具有1对外被黄色簇状毛的鳞片。叶亚革质,倒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或狭矩圆形,长6~10 (~13) 厘米,顶端尖至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除自一叶片的中部或中部以下处全缘外有浅的锐锯齿,齿常具硬凸头,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散生少数簇状毛。侧脉5~7对,至少部分直达齿端,连同中脉下面凸起,脉腋有趾蹼状小孔和少数集聚簇状毛;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4~9厘米,宽5~8厘米,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迟落或宿存而显著,条状披针形,绿白色。花芳香,生于序轴的第二至第三级分枝上;萼筒筒状至倒圆锥筒状,长约2毫米,萼檐波状或具宽三角形的齿,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6毫米,筒长约1毫米,裂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略超出,花药黄白色,矩圆形。花柱与萼齿几等长,柱头头状。果实红色,后变紫黑色,椭圆形;核稍扁,椭圆形,长7~8毫米,直径4毫米,有1条深腹沟,背沟常不存。花期6月,果熟期8~10月。
生长环境
巴东荚蒾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6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湿润草坡上。
分布范围
巴东荚蒾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产陕西省南部,浙江省南部,江西省西部(武功山),福建省北部,湖北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至西北部,四川省东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及贵州省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