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堂,杨姓的堂号,出自东汉名臣杨震,他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杨姓的一房堂号因此得名"关西堂"。
先祖介绍
杨震(公元?一公元124),字伯起,东汉渭南市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刘弗陵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 《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朝廷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建武中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
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姬诵封弟弟唐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姬静之子姜子牙,姬宫湦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突,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市,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省、贵州省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省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拓跋宏迁都洛阳市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姬发之子(姓姬)唐叔虞,字子于。周灭唐(今翼城县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参考资料
江西高安杨氏族谱.族谱录.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