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节

爱鸟节是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们对鸟类保护的认识而设立的节日。在中国,国务院于1981年批准了林业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爱鸟周”。这一活动通常在每年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举行,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节日起源与发展

爱鸟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当时中国政府为了落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爱鸟周”活动。这项活动最初由林业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起,旨在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地区加入了这个行列,截至1983年底,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自治区确立了自己的“爱鸟周”。

全国性活动

爱鸟节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其具体日期因地区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北京等地,爱鸟周的序幕会在春季拉开,其他地区的相关活动也会随之展开。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护身边的野生动物,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资料

共赏飞翔之美:世界爱鸟节在成都.央视网.2024-10-24

4月1日,国际爱鸟日.搜狐网.2024-10-24

国际爱鸟日|飞鸟灵动美丽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10-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