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雷鼓(学名:Xerosicyos danguyi Humbert)是葫芦科碧雷鼓属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该植物为雌雄异株,茎直立或匍匐,长有攀附用的卷须,高可达50厘米,基部分枝,枝条细而圆。叶互生,肉质,被白霜的绿色,椭圆形,长4厘米、宽3.5厘米,具0.8厘米的叶柄,叶正面中间稍凹,无毛。花极淡的黄绿色。
形态特征
雌雄异株。茎直立或匍匐,茎上长有攀附用的卷须,高50厘米,基部分枝,枝条不太肉质,细而圆。叶互生,肉质,被白霜的绿色,椭圆形,长4厘米、宽3.5厘米,具0.8厘米的叶柄,叶正面中间稍凹,无毛。花极淡的黄绿色。
生长环境
碧雷鼓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冬季应维持10℃以上。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繁殖用插或播种进行。
春季开花。黄绿色的小花非常不显眼,雌性植株上会结果实(像同属其它植物一样,碧雷鼓也是雌雄异株植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
繁殖方法
碧雷鼓的繁殖:可在春季扦插或播种繁殖,种子在21℃时14-21天发芽。
栽培技术
碧雷鼓的栽培:碧雷鼓喜欢温暖甚至是炎热的环境,每天至少要接受4小时的全光照。盆土要排水良好,使用的混合介质可以是1份泥煤苔藓植物,1份堆肥土,和2份沙,再加入少许砂粒加强排水性。生长期,浇透干透,每个生长季只施一次肥。过冬温度应高于15.5℃,冬季浇水要少,只要保持叶片不萎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