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华(拉丁学名:石蒜属 × albiflora,英文名:Mandarava),别名乳白石蒜、白花石蒜。俗称白色彼岸花。其野生资源较为稀少。在野外生境中位于草本层,喜荫庇潮湿的地方,多生长于山野或河道旁。其世界分布于日本。中国分布于江苏省,其次在浙江省、安徽、江西省、湖南省等省区也有少量野生资源。
曼陀罗华是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厘米。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绿色,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花茎高约60厘米;总苞片2枚,倒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1.2厘米;伞形花序有花6-8朵;花蕾桃红色,开放时奶黄色,渐变为乳白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2厘米,腹面散生少数粉红色条纹,背面具红色中肋,中度反卷和皱缩,花被筒长约2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伸出,花丝上端淡红色;雌蕊略比花被长,柱头玫瑰红色。其花期为8-9月。
曼陀罗华鳞茎内含有大量石蒜碱具有一定的毒性,将其提取可制作成生物农药。而其鳞茎内含有的大量定分,可用于生产乙醇和造纸。曼陀罗华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同时在城市绿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曼陀罗华中地区的石蒜碱,小剂量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化,尚有一定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形态特征
曼陀罗华是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厘米。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绿色,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花型中等,花色奇特,花蕾桃红色,开放时奶黄色,渐变为乳白色,实心花茎单一直立,顶生伞状花序,有小花6-8朵;花葶长约60cm;具有膜质总苞片2枚,倒披针形,长约3.5cm,宽1.2cm;花被漏斗状,基部合生成筒状,头部分裂,背面具有红色中肋,花被裂片呈倒披针形,边缘中度皱缩反卷长约6cm,宽约1.2cm,花被筒长约2cm;雄蕊6枚,近等于花被或稍长于花被,略伸出花被外,雌蕊略长于花被,花丝丝状,花丝间有6枚极微小的齿状鳞片,花药丁字形着生,花丝顶端淡红色;雌蕊一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呈玫瑰红色,子房下位,有3室,每室有胚珠少数,蒴果常具黑三棱,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近球形。
花期
曼陀罗华的花期为8-9月。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曼陀罗华分布于日本。
中国分布
曼陀罗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苏省,其次在浙江省、安徽、江西省、湖南省等省区也有少量野生资源。
生长习性
曼陀罗华野生资源较为稀少。在野外生境中位于草本层,喜欢较为荫庇潮湿的在自然界多生长于山野或河道旁,对土壤要求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的毒性,受病虫害感染的几率较小,耐寒性极佳,抗逆性强。
繁殖技术
自然条件下,曼陀罗华无法自然繁殖和结实,实生苗从播种到开花约需3-5年,且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种质资源急剧下降,野生种球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而扦插繁殖相对于其他快繁技术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并能保持品种特性,大量繁殖,快速成型、开花。
扦插繁殖
用双鳞片法切割后进行扦插,曼陀罗华繁殖率最高;而从生产角度与资源利用角度来讲采用米字型法更为稳妥。曼陀罗华的最佳扦插基质为细砂:珍珠岩:腐殖土=1:1:1。对于曼陀罗华,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NAA 0mg·L-1+IBA 50mg·L-1。
丛生芽组培
选取不同的曼陀罗华部位进行快繁技术研究。在带基盘的鳞片中,不同鳞茎部位鳞片的诱导率也不同,以中间部分的诱导率和成苗率最高,出芽速度快出芽率高。
不同激素类型、不同激素浓度对培养起不同效果。在诱导阶段,使用NAA刺激不定芽的产生较好。而在小鳞茎的增殖阶段,2,4-D能更有效刺激不定芽内部的细胞加速分裂,进行快速增殖。
PPM(植物内部抗菌素)对曼陀罗华的内源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含0.5%PPM的MS培养基能有效抵抗污染。
栽培技术
曼陀罗华一般耐瘠薄、耐旱、耐涝、病虫害较少,故人工栽培管理较为简便。曼陀罗华鳞茎内部积累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故对基质营养的需求较低,所以腐殖土在基质中的效果比较一般,但由于曼陀罗华种球十分怕水,容易腐烂,因此对于基质的透水透气性要求较高。
施肥对于曼陀罗华生长的影响较小。曼陀罗华鳞茎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以自己供给营养,对外界环境要求低,对肥料反应不灵敏。建议追肥次数越少越好,过高的施肥浓度对植物也起着抑制作用,大量的肥力打破了曼陀罗华鳞茎内部的营养基础,导致营养失衡,导致种球死亡。依植物的生长习性来依需施肥是较好的,叶期施氮肥,生长期施全元素复合肥,生长后期施用磷钾肥。曼陀罗华是一种对营养要求较少的植物,可以少施肥或不施肥。
遮光对于曼陀罗华营养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其切花品质和生殖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曼陀罗华在绿株期应不遮光或弱遮光,而在花期采用50%的遮光进行处理,小花数量多,花茎长,能获得较好的切花质量。
病虫防治
曼陀罗华适应性强,鳞茎内具有大量生物碱,如石蒜碱、加兰他敏、力可拉敏、多花水仙碱,都可以起到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曼陀罗华鳞茎内所含有的大量石蒜碱具有一定的毒性,将其提取制作成生物农药,用于灭鼠、防虫,既不会污染环境而且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曼陀罗华鳞茎内含有的大量定分,可以用于生产乙醇和造纸,其中的植物胶可制作成石蒜粉应用于建筑涂料。
观赏价值
曼陀罗华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同时在城市绿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既可作为鲜切花,又可栽植于盆景置于家中,最主要的用途主要是造景于公园、栽植于道路、居住区。曼陀罗华的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曼陀罗华的两个生长发育阶段。
当花苞破裂即可上市,可做瓶插,也可用花泥或泡沫辅助作为篮插花,将其制成高低错落的形态。曼陀罗华因其姿态优美、花色鲜艳、耐阴,观赏期长、栽培容易等特点,广受喜欢。即使曼陀罗华有如此多的优点,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曼陀罗华难以推广,相对于四大切花来说,曼陀罗华的知名度不高,花店几乎都见不到曼陀罗华的身影,中国的大量曼陀罗华一般都出口到国外,难以内销。
药用价值
曼陀罗华的鳞茎有毒性,性甘温,味苦,主要含有高石蒜碱、石蒜伦碱、多花水仙碱、石蒜胺碱、石蒜碱、伪石蒜碱和雪滴花胺碱。还含雨石蒜碱、去甲雨石蒜碱、去甲基高石蒜碱、小星蒜碱、表雪花莲胺碱、条纹碱和网球花定等生物碱。
药理学作用:曼陀罗华中地区含有生物碱-石蒜碱(Lycorine),小剂量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化,尚有一定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
用途: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0.1-0.2mg,每天3-4次。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开放性肺结核、溃疡病、心血管病患者忌用。
规格:片剂:0.1mg。
物种保护
曼陀罗华在IUCN濒危等级中为LC。
物种区分
曼珠沙华
石蒜(粉黛:Lycoris radiata,英文名:Manjusaka),学名石蒜,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色彼岸花,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天花谢后。这种花经常长在野外的石缝里、坟头上,所以有人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
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所以曼珠沙华花开不见叶,出叶不见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石蒜,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的说法。秋天长出花梗开花,花谢后长出叶子,春夏叶子渐渐枯萎,球根开始休眠。因而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所以叫彼岸花(Lycoris radiata)。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种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就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往幽冥之域。石蒜的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这些词语出现在古梵语佛经中,意指天上之花。佛家有云,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话,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曼陀罗华又名白色彼岸花,与曼珠沙华是同科同属植物。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这四者被称为天界四华。曼珠沙华意为红色团花,曼陀罗华意为白色团花。
忽地笑
忽地笑(拉丁食虫类:石蒜属 aurea),学名黄花石蒜。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石蒜”,它是彼岸花的近亲,也是另一种著名的观赏花。忽地笑和彼岸花十分相像,但是花期不同。开黄色、白色的花虽然不叫彼岸花,但也是石蒜属大家族的一员。
短蕊石蒜
曼陀罗华的颜色与短蕊石蒜L. caldwellii极相似,不同在于短蕊石蒜雄蕊比花被短,雌蕊与花被近等长;花被裂片无粉红色条纹和中肋,仅基部微皱缩。
相关文化
相关记载
“乱坠天花有四花,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法华经•卷一》
“佛婆伽婆。在拘尸城娑罗双间力士住处般涅槃。拘尸诸力士供养佛身。是时长老摩诃迦叶。将五百比丘。从波婆城。欲到拘尸城。二城中间。尔时有梵志。持天曼陀罗华。发拘尸城。欲诣波婆城。长老摩诃迦叶问。汝识我大师不。答言识。汝大师娑罗双树间力士住处般涅槃。今已七日。诸天世人供养佛身。我从彼得此天曼陀罗华来。摩诃迦叶不乐。诸弟子中有大忧愁者。有举手哭者。有躄地者。皆言。佛取涅槃一何驶哉。”——《十诵律》(弗若多罗,长安
“尔时佛在毗兰若。优波离为说之首。时集五百大比丘众。何以故。大日如来初成道。于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作者已讫。于俱尸那末罗王林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平旦时入无余涅槃。七日后摩诃迦叶从叶波国来。与五百比丘僧。往俱尸那国。问讯世尊。路逢一道士。迦叶问曰。见我师不。道士答言。汝师瞿昙沙门。命过已经七日。瞿昙涅槃诸人天供养。我从彼得此天曼陀罗华。迦叶与大比丘闻佛已涅槃。宛转涕哭闷绝躄地。”——《善见律毗婆沙》(僧伽跋陀罗,南齐)
“时世尊动足行处大神力。天在虚空中。以天曼陀罗华旃檀末香天忧钵罗钵头分摩拘牟头分陀利华。以散佛行迹处。作天伎乐歌颂赞佛。时彼长者。随从世尊作是念。今此音声。为从地出。为从上来。仰视空中。遥见天曼陀罗华乃至分陀利华及天伎乐住在空中。便作是念。此音不从地出。乃从上来。”——《四分律》(佛陀耶舍,后秦)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姚秦)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禅定,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后秦)——《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姚秦)
“尔时帝释三十三天,以天妙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天曼陀罗华等,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种种金宝,作天伎乐,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并诸如来及文殊菩萨,以散其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曼陀罗仙,梁)
“又彼诸天所有地界。平正如竟无高下。触之时便生安乐。下足之时陷便至。举足之时随足还起。于一切时自然而有曼陀罗华布其上。时有微风去萎华复引新者。”——《师地论》
相关传说
曼珠沙华与曼陀罗华分别是红花石蒜和白花石蒜的梵语名字。关于二者的传说与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是:经历了几世的曼珠沙华被佛发现,途径忘川河时,佛被打湿了衣衫,而那里面正放着红色的曼珠沙华,待佛取出花时,曾经火红的花朵已经变成了白色。于是佛将其种在彼岸,称它为曼陀罗华。而褪去红色留在忘川河中被地藏菩萨发现。地藏菩萨丢入河中一粒种子,后长出红艳更胜从前的花朵。地藏菩萨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便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石蒜吧。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忘川河边。
相关花语
曼陀罗华的花语是无尽的思念,绝望的爱情,天堂的来信。
参考资料
每周一花:彼岸花.陕西省西安植物园.2025-01-02
乳白石蒜.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02
Lycoris albiflora Koidz..植物智.2025-01-02
albiflora.中国植物志.2025-01-02
Lycoris × albiflora Koidz..物种2000官网.2025-01-02
乳白石蒜.中国生物志库.2025-01-02
Lycoris albiflora.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1-02
Lycoris albiflora.植物智.2025-01-02
两种彼岸花在宁波首次发现:乳白石蒜和玫瑰石蒜.人民网.2025-01-15
曼珠沙华与曼陀罗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25-01-02
忽地笑.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02
Lycoris albiflora.植物智.2025-01-02
十诵律.国学典籍网.2025-01-15
善见律毗婆沙卷.识典古籍.2025-01-15
四分律.佛光大辞典.2025-01-15
佛说阿弥陀经.佛经网.2025-01-15
妙法莲华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佛教天台宗官网.2025-01-15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广州市花都华严寺.2025-01-15
师地论.识典古籍.2025-01-15
中秋小长假 来南京明孝陵观赏“彼岸花”红色花海.荔枝网.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