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下门外之变

文久二年(1862年)1月15日,上午八时,老中安藤对马守信正在江户坂下门外遭到攘夷派浪士袭击,幸而未死。这次暗杀是反对公武合体论的浪士们为了阻止和宫而进行的恐怖活动,与先前的“樱田门外之变”不同的是,这一阴谋事先被查知,幕府方面加强了警备,可是,安藤仍然不能免祸,不幸受伤。经过二个月的修养归政的安藤信正却发现幕府中反对自己一派的官僚势力抬头,幕府外的萨摩藩主之父岛津久光也强要自己退职。终于,4月11日幕府罢免了安藤的老中之位,8月作为对改革敕命的交代,安藤被强令隐居,永不叙用。

简介

1862年(文久2年)1月15日以水户浪士为中心的尊攘派武士七人在江户城坂下门外刺伤老中安藤信正的事件。信正推行“公武合体论”,迫使和宫下嫁以恢复幕府权力,招致尊攘派的激愤。宇都宫市藩的大桥讷庵等人企图暗杀信正,未遂。但大老和老中在樱田门之变和这次的坂下门外之变中不断受到袭击,使幕府的威信大为下降。事件经过坂下门外之变是日本文久2年1月15日(1862年2月13日)尊攘派志士在江户城坂下门外袭击老中安藤信正的事件。安藤在樱田门外之变后与老中久世广周共同掌握幕府实权,继承井伊直弼的开国路线,并且为了恢复幕府威信而推动公武合体,最终促成了和宫,因此引起尊攘派志士的愤怒。万延元年(1860年)7月,水户藩西丸带刀・野村彝之介・住谷寅之介等和长州藩木户孝允松岛刚藏等共同计划暗杀安藤、袭击横滨市的外国人,长州志士因故无法参予行动,遂由水户志士独立执行。水户志士之后与宇都宫市的儒学者大桥讷庵等人合作,预定在1月15日诸大名登城拜将军之际执行,但大桥讷庵等人因事泄被捕,最后行动仍由水户志士为主。文久2年1月15日午前8时,安藤的行列接近坂下门时,遭到水户藩浪士・平山兵介、小田彦三郎、黑泽五郎、高总次郎、下野的医师・河野显三、越后的医师・川本杜太郎袭击。川本杜太郎佯装成陈情的的样子迅速接近安藤的行列,向安藤的轿子开枪,子弹射中小姓的脚,其他五人以枪声为暗号加入攻击,平山兵介趁著混乱将刀刺入轿子,安藤背部受到轻伤但逃入城内。樱田门外之变后,登城时大名的警备更为加强,因此浪士六人全数死于暗杀行动中。暗杀安藤虽然失败,但是持续发生的幕阁袭击事件使幕府的威信再受到打击。事件后,安藤在4月被罢免,8月被命令隐居・蛰居,领地磐城平藩也被减封。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