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星,是为纪念在西汉年间创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优良历法《太初历》的著名天文学家落下而命名的小行星。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在北京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
简介
2004年9月16日科学时报报道,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在北京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以此纪念在西汉年间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太初历》的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
落下闳
阆中古城人。公元前110年,他在长安参与了当时的历法改革。落下闳与邓平、唐都等人,利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星象,坚持从观测的实际数据出发,创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料完整的科学历法《太初历》。该历法于刘彻太初元年(前104 年)五月正式颁行,共实行了188年。《太初历》首次确立的孟春正月为一元之始(即春节)的历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确定了新的闰月概念。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所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即赤径差值。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式浑仪”,精确地测量出了日食周期,并提出了著名的八十一分法,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又1539分之385日,一朔望月为29又81分之43 日,所以又称八十一分律历。
落下闳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天文“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式浑仪”,精确地测量出了日食周期,并提出了著名的“八十一分法”,在中国沿用了2000年。他无论在制造仪器还是历算方面,都对张衡、祖冲之等后来的科学家影响甚大。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又一小行星以中国人名字命名 “落下闳星”耀天空,2004年09月17日14:01.news.sina.com.cn.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