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方言是山东省济宁地区的方言,属中原官话蔡鲁片。该方言主要包括济宁市的任城区、兖州区。任城区方言位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北方官话和中原官话之间,在山东境内属于山东方言西南区的南片。兖州方言又细分于中原官话的兖菏片。济宁方言受到大运河文化的影响,自济宁西部地区的西北流向东南,这导致济宁西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交流的特点。济宁话最大的特点是平翘舌不分,zh、ch、sh、r作声母一律念作平舌音。
形成探源
语言形成
山东方言的形成
山东省内部可以细分出三种方言:以济南市为代表的冀鲁官话,以菏泽市等地为代表的中原官话,以青岛市为代表的胶辽官话。济南、聊城市、德州、滨州市、淄博市等地属于冀鲁官话区,菏泽、枣庄市、济宁市、临沂等被划入中原官话区,青岛、威海、烟台市等则属于胶辽官话区。省内三种官话还可以再细分:东莱方言区、东潍方言区、西齐方言区和西鲁方言区。胶辽官话区可以继续划分为东莱郡和西莱。济宁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片区之西鲁区的西南片(其中梁山县属于西齐区)。
济宁方言内部形成
济宁方言是山东省济宁地区的方言,属中原官话蔡鲁片。在周代时期,鲁国的大部分领土位于济宁地区,因此古鲁国的方言成为济宁方言的基础。随着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济宁市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北水运的重要交汇点。在明清时期,它成为山东省内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各种地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济宁文化。
地理分布
大运河自济宁西部地区的西北流向东南,这导致济宁西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交流的特点。与此不同的是,泗水县地区距离运河较远,可能更多地保留了其原有的语言特点。根据《临清方言志》的记载,临清方言也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而运河则成为这两个区域的界线,自东南流向西北贯穿整个境区。中国南方方言向北方传播时,运河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运河的繁荣漕运活动在明清时期对京师地区的语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运河沿线的其他北方地区造成了影响。山东省的德州、临清市、聊城市、阳谷县,以及河南省的台前县东部和山东的济宁市等地,虽然地理位置相对遥远,而且历史上隶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却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韵母"iai"([iai])。这正是江准方言沿着大运河向外扩散的结果。
内部分区
任城区方言位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北方官话和中原官话之间,在山东境内属于山东方言西南区的南兖片。与周围相邻地区的方言相比,任城区方言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独特之处。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在任城区方言的声母系统中,不包括翘舌音声母。韵类上,中古梗摄、曾摄的入声字,如“白、帛、拍、北、国、则、册、色”等,任城区方言统为ei或uei,而汉语则分化为ai、ei、o、uo等。中古见、匣两母的蟹摄开口三等字,如“皆、解、介、鞋、蟹”等,以及见组声母的山摄、咸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字,精组声母的假摄、咸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字,如“揭、结、怯、胁、接”等,在普通话韵母系统中都是ie,而在任城区方言中分为两类:前者韵母为iε,后者韵母为ie。任城区方言有四个调类,与普通话相比主要差别表现在调值方面。在调型上,任城区方言有两个降升调,而汉语只有一个。在归类上,中古清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次浊入声字归入去声,如:“八、德、谷、束、木、纳、日”等字。而在任城区方言中则一律归入阴平。区内方言内部差别较小,主要表现在新派和老派之间。较有系统的语音差异如“微、未、味”等字,老派读“vi”而新派读“uei”,“废、非、肥、飞”等字老派读“fi”而新派读“fei”。
兖州方言属于八大官话中的中原官话,而兖州方言又细分于中原官话的兖菏片,属于中原官话核心区的一个分支。在全区10个镇街中,其语言、词汇差别不大,语法也相差无几。兖州话属于“中原官话”,老兖州话为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基本与现在的汉语差不多。但在调值上,差别比较大。兖州话最大的特点是生母中没有卷舌音,但单韵母比较丰富。
语言特点
语音
济宁方言中没有声母,凡普通话中的翘舌声母字,济宁话中均读为平舌[ts]、[ts']、[s]、[z]。。在济宁话中,“资、此、四”和“支、齿、事”读音相同。,在济宁话中,除了普通话中声母为[z‘]字在济宁话中声母为[z]之外,普通话中韵母为[ɤŋ]的零声母字,在济宁话中的声母也都为[z],如如“用、永”等字。
“爱、藕、安、恩、俺”等汉语中的零声母字,在济宁话中,声母为[Y],这一特点不仅济宁话中有,在整个西鲁片以及部分西齐片中都存在。如:“古疑母、影母一二等字。
个别普通话为[n]声母的字,在济宁话中则读成了零声母,如“倪、霓、逆”等字。部分普通话读[n]声母的字,济宁话中则读成了[l],如“嫩”。
济宁话中有舌面浊鼻音[n],如,拿[na]、那[na]、娘[nia]、年[nian]。
儿化韵丰富。济宁方言中的所有韵母除了[r]以外,均可以儿化,儿化的作用与汉语基本相同,或者改变词性:盖—盖儿,或者改变感情色彩:日本短毛猫—小猫儿。
“普通话[ai]、[Y]、、[i]韵母的字,济宁方言都读成了[ei]韵母的字,如:百、白、拍、掰、麦、脉、窄等普通话中以鼻音[n]为韵尾的字,在济宁话中韵尾脱落,主要元音变成鼻化韵,如“村、孙”等字。普通话中的韵母[ai],在济宁话中对应[£]和[ei],如“来”[li],白[pei]。部分普通话中没有介音的字,在济宁话中则增加了[i]介音。如“挨、矮”等字发音为[ie]。部分汉语中开口度较大的字在济宁话中开口度变小。如“家”在济宁话中读音为[t~it~];“摔”在济宁话中的读音为[suei],与普通话相比,元音[a]脱落,开口度变小。
济宁话中也有四呼,但四呼所涵盖的字词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在普通话中为开口呼的济宁话中为齐齿呼,如“飞”。
普通话中唇齿音[f]只能与开、合二呼的字相拼,而在济宁话中,[f]既可以与开、合韵相拼,还可以与齐齿呼相拼。实际上是汉语中[g]与韵母[ei]相拼时的字,在济宁话中的读音都为[fi],如“飞肥匪费”等字。
阴平(高):312;阳平(同):51;上声(好):44;去声(快):512而普通话中则四个字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
词汇
济宁方言中,部分普通话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被简化为单音节词汇。举例来说,普通话中的词汇"彩虹"在济宁方言中被称为""(发音为降调),这个词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比如:菜园一园坟地一林镰刀一镰绳子一绳房子一屋舅舅一舅姨母一姨眼睛一眼牙齿一牙屁股一腚医治一看颜色一色便宜一贱漂亮一俊调皮一皮抠门一抠机灵一精。
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在济宁话中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如:熊一狗黑子蛇一长虫好一不孬。
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济宁话中为多音节词,如:月亮一月老娘四氧化三铁一吸铁石上午一头晌午清晨—清起来车轮一车轱轮儿麦穗一麦穗头儿等。
派生构词
济宁方言的词缀系统非常丰富。在数量上,济宁话除了包括了普通话中的词缀如“老、子、儿、头、巴”等外,还有一些普通话中不常见的词缀,例如“拉、二、登、么、乎、棱”等。在适用范围上,济宁方言中的词缀使用范围较广。以词缀“老”为例,汉语中,它构成动物名词时只有少数几个词如“老虎、老鹰”等,而在济宁方言中,词缀“老”构成的动物名词还包括诸如“秃鼻乌鸦、老鳖、老”等。在功能上,普通话中的词缀“子”一般只用于构词,而济宁方言中的词缀“子”还常常用于构形,例如“树枝子、面条子”等。
重叠构词
济宁方言中的重叠词汇也十分多样,包括了一些与普通话相似的,以及一些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重叠词。AA式:亲戚一亲亲、围嘴儿一兜兜、馒头一馍馍、双胞胎一双双、抽屉一抽抽、冰块一冬冬。
AABB式:拼拼瓜瓜(莽撞)、意意思思(犹豫)、芋芋头头(缺心眼)、吱吱歪歪(讨人嫌)、咋咋呼呼(故意说话大声)。
理性义:济宁方言中存在一些词汇,其形式与普通话相似,但其意义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普通话中的词汇"姑娘"用来指代年轻女子,而在济宁方言中,同样的词汇指的是"姑母",而年轻女子则常常用"大闺女"来表示。还有些词汇在济宁方言中的词义范围较普通话更广泛。例如,"鼻子"在济宁话中除了表示五官之一的意思外,还包括"鼻涕"的意思。另外,"着"这个词在济宁方言中也有更多的义项,除了有"着火"、"着落"等含义外,还包括其他义项。
色彩义:有些词汉语中没有,济宁话则具有非常强的感情色彩:贬义:左撇拉子、干粮头子、王八羔子、瘸巴子、憨巴子、结巴子、哑巴子等,褒义:恶(厉害)、廉力(表示做事干净、利索)、勤力(勤快)。此外,形象色彩浓郁的词有:长虫(蛇)、小小虫(小麻雀)、狗黑子(熊)、嗤怪子(猫头鹰)、大西洋青鳞鱼(鸭蛋)。
语法
虚词
在济宁方言中,表示处置的介词包括"把"和"连"。济宁话中的"把"字句与普通话的用法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在于"把"字的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此外,在济宁话中除了使用"把",还可以使用介词"连"来表示处置,例如:"他连盘子摔了"(意思是他把盘子打碎了)。
济宁方言中的语气词不仅包括常见的“了、吗、呢、吧、呀、啊”,还有一些汉语中不常见的词如“白、(没)、耶、喽、唉、啵、嘞”等。例如:你揍饭了白?(你做饭了没有?)吃饭了唛?(吃饭了吗?/吃饭了没?)。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通常包含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期望对方从中选择一个来回答,因此可以视作一种特殊的选择性提问方式。在济宁话中,正反问句通常更加简洁,通常不会重复谓词,而是使用语气词来表示不同的选择。如:明儿里他来白?(明天他来不?)。
使用主体
济宁市现辖2区(任城区、兖州区)、2市(曲阜市、邹城市)、7县(泗水县、微山县、鱼台、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和3个功能区(济宁国家高新区、太白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人口890万。济宁方言指的是通行于这11个县市区的方言。按方言区划分,济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属于其中的官话方言区或者说北方方言区,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青海省等十一个省区。其中,河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是它的中心区域。中原官话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片:一是兖菏片,包括山东与河南的范县、台前县(实际上这两个县原本就是从山东划过来的);二是徐淮片,主要在江苏、安徽两省;三是郑开片。
使用现状
济宁市是京杭大运河沿岸七大商埠之一,又是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年来由于四面八方的人员流动,特别受京津江淮等地语言的影响,和当地土语结合形成了许多有明显地方色彩的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有些词语被汉语所代替。
方言文化
济宁方言俚语
“年根儿间”(年底)、“赶明”(明天)、“过明”(后天)、“欠儿里”(前天)、“各处道里”(到处)、“地份儿”(地方)、“头晌午”(上午)、“晌午顶”“晌午头里”(中午)、“傍黑”(傍晚)。
在济宁市传承的方言中,有许多俗语实际上是从外来语言中借用并融入了济宁方言中。这些词汇早已成为济宁方言的一部分。举例来说,像"胡同"和"喇叭"这些词汇,它们源自蒙古语,而我们口中常用的"邋遢"、"撒么"、"磨蹭"等表达则来自满语,与清朝时期的僧格林沁率领八旗兵在济宁设立营地有直接关联。此外,以"洋"字开头的词如"洋火"、"洋柿子"、"洋葱"、"洋灰"等,则是源自西方语言的外来词汇。
济宁四字成语
释义:用以形容线路异常曲折。例句:你看看这条路太难走了曲绿拐弯的。
释义:形容魔鬼,老年人吓唬小孩时常用。例句:你再皮,晚黑就让老猫犼子来逮你。
释义:形容沉默,不说话。例句:你平时不吱拉声的,还怪能来,开了家自己的店。
释义:形容一直啰嗦。例句:媳妇白老为了三块两块的事叽叽歪歪的,能清静点儿包。
释义:表示和一个人说话说不到点子上。例句:我最不喜欢跟他说话了,和他根本拉不一妥去。
参考资料
2020年济宁市区划图表,了解济宁有几个区和县,细分到乡镇街道.美丽济南.2023-12-04
济宁有一种话即将消亡?你知道吗?.兖州春秋.2023-12-04
典雅的古语济宁话,也有讲哦你!.济宁广电.2023-12-04
来到好客山东,方言恁学了几种?.菏泽文联.2023-12-04
“别咋呼了”、“谁让你咕叽下嘞?”……你还会说几句地道的济宁话?.济宁共青团.2023-12-04
特色方言.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2023-12-04
济宁概况.济宁市人民政府.2023-12-05
3.2 中原官话丨河南话、中原官话……别傻傻分不清.三联生活周刊.2023-12-05
济宁名优产品协会走近济宁方言.山东第一观察.2023-12-04
有趣的济宁方言俚语,你还在用么?你还知道多少?.济宁市图书馆.2023-12-03
这些济宁方言中特有的四字“成语”真是太魔性了,必须转!.大众网济宁.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