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之学

《中国叙事之学》是罗书华编写的一本书籍,语言为中文。

内容介绍

《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是一部从中国叙事实际出发,以中国叙事实践和理论为对象的中国叙事(学)研究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叙事的形象:生成、结构与意义;叙事的历史:从史传到章回;叙事的质性:诗学与叙事学比较。上编主要以叙事作品和形象为直接对象,中编聚焦于叙事(文体)的历史演变,下编则是对中国叙事质性的总体观照。全书有点有线有面,从文本到文体到总体,结构、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技术、审美与精神相汇通,从不同维度开拓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叙事(学)研究的空间,将中国叙事(学)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无论学术思想还是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原创性,对其他研究也富有启发意义。

作者介绍

罗书华,江西泰和人,住无争楼,居默墨斋。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近期在韩国外国语大学任访问教授。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1988-1991)、北京师范大学(1995-1998)、复旦大学(2000-2002)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著有《双凤护珠:红楼梦的结构与叙述》(又名《正说红楼梦》,1998、2007)、《章回小说生成史论》(2002)、《红楼细细读》(2007)、《中国小说学主流》(2008)等作品。现阶段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是:红楼梦、中国散文学、中国诗学与叙事学比较。

作品目录

序引言    上编  叙事的形象:生成、结构与意义第一章  形象生成的历程:喜剧英雄  第一节  张飞:史传的流变  第二节  李逵:戏曲的渗透  第三节  牛皋:同类的启发  第四节  程咬金:二源的合成  第二章  叙事结构与审美精神:喜剧英雄  第一节  角色分配中的娱人使命  第二节  多层负载中的崇高精神  第三节  双重主语中的生命本质第三章  形象与作者之间:《聊斋志异》  第一节  两种形象两种心态  第二节  形象的痴与作者的痴第四章  符号还是人:《红楼梦》  第一节  受叙与施叙  第二节  性格与工具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  第四节  独立与部件    中编  叙事的历史:从史传到章回小说第五章  史传叙事:要素的建构  第一节  史传叙事的目的  第二节  史传叙事的原则  第三节  史传叙事的体例  第四节  史传叙事中的角色第六章  讲史叙事:在史传与章回之间  第一节  讲史叙事的目的  第二节  讲史叙事的原则  第三节  讲史叙事的故事形态  第四节  讲史叙事的角色塑造  第五节  讲史叙事的叙述者第七章  章回叙事:动力与原则  第一节  章回叙事的目的与动力  第二节  章回叙事的原则    下编  叙事的质性:诗学与叙事学比较第八章  志与事:诗学与叙事学的对立与交流  第一节  诗言志与叙言事  第二节  志之为志与事之为事  第三节  诗学与叙事学的分流  第四节  诗学与叙事学的交流第九章  心至于物:诗学本体的流变  第一节  诗以言志  第二节  从志到情  第三节  由情而性  第四节  通性达灵第十章  事至于心:叙事学事体的轨迹  第一节  实有之事  第二节  或有之事  第三节  虚构之事  第四节  文生之事第十一章  道与理:诗学与叙事学的深层本体  第一节  心源于道  第二节  事根于理  第三节  道理的分别  第四节  道理的同一第十二章  简与繁:诗学与叙事学的语容  第一节  诗简叙繁  第二节  简繁的历程  第三节  简繁的根本  第四节  简不短与繁不烦第十三章  有序和无序:诗学与叙事学的语序  第一节  诗学的无序  第二节  叙事学的有序  第三节  有序无序的反转  第四节  序与无序的源泉  第五节  序与无序的效应参引书目后记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