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为鹏,男,1972年12月出生于石首市,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及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近代经济史、企业史、工业发展、区位选择与经济地理变迁等。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1.09-1995.06,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
1995.09-1998.06,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为刘伟教授,硕士学位论文《晚清利权观念研究:对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核心理念的一个考察》荣获华中师范大学首届野泽丰奖学金二等奖。
1998.09-2001.06,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系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石泉教授,博士学位论文为《清末汉阳铁厂布局研究》。
工作经历
2001.07-2003.1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001.09-2004.0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指导教师为朱荫贵教授。
2003.11-20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8至2020.9),同时担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2020.10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术交流
2007.01-2007.05,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0.09-2011.08,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访问学者(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2012.09-2012.1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6.09-2016.11,荷兰社会经济研究所(阿姆斯特丹),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中国近代工矿业史、中国传统商业账簿及会计史、金融史、企业史等。
科研项目
主要负责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B类)一项(2004.8),项目名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地理分布项目影响结构分析》,资助额度5.5万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调研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农民家庭收入调查》(2004.9),资助金额2万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点国情调研项目一项目名称为:《中部地区粮食主区农民家庭收入与粮食生产跟踪调查》(2009),资助金额7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项(2012.5),项目名称为:《商业日记与清至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史研究》,资助模式15万元。
作为组员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合作海外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170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市场增长与利率史研究:一项历史计量研究》,(2009年立项),资助金额20万元,项目负责人陈志武、龙登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一项,项目名称为《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兰兮。
国家社会科学院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一个,项目名称为《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项目负责人刘克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一个,任执行研究员,题为《我国青少年工业化模式形成与路径探索:观念和实践(1861-1949)》,首席专家徐建生。
参考资料
人物成就
学术论文
《清末汉阳铁厂厂址定位问题新解》,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张之洞与湖北大工业的起始:汉阳铁厂“由粤移鄂”透视》,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个案透视:盛宣怀试办湖北煤铁矿失败原因再探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此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盛宣怀与汉阳铁厂之再布局》, 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聚集与扩散: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区位初探》,载刘兰兮主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企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政治与经济之间:张、李之争与汉阳铁厂之厂址决策》,载方行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本文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九届优秀论文奖。
《试析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3月。
《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与彭凯翔、陈志武合作),
载《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统泰升号商业账簿与经济史研究》,(与马德斌合作),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
《清末汉阳铁厂之招商承办再探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清末汉阳铁厂与武汉地区早期城市化》,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3期。
《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3期。(此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此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清初至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利率史初探——基于中国利率史数据库(1660—2000)的考察》,(与陈志武、彭凯翔合作),载《清史研究》2016第5期。
《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业布局之调整——以江南制造局迁建为例》,载《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此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从脚注中发现历史:统泰升档案旧事》,(与马德斌合作);载付海晏等主编:《大数据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7月版, 第75-89页。
《漫谈量化历史研究》,载付海晏等主编:《大数据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7月版, 第197-214页。
《日本侵略对沦陷区个人经济生活的影响——董士账本(1936—1942)的证据 》(与黄英伟合作),载《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本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全文转载)。
《全国县以下镇市村落调查(1930-1933)评介》,(与高廉合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本文由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
《高利贷与贫困陷阱:孰因孰果——反思民国时期农村借贷的利率问题》(与陈志武、 彭凯翔合作)载陈志武等主编:《量化历史研究 》第4辑,2018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抗战时期沦陷区一位企业经理人员的经济收支与日常生活:董士账本中的证据》(与黄英伟合作),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Forthcoming)。
《从徽商账本看在太平天国战争前后徽州地区的货币使用》,(与龚达合作),载《清史研究》2020年第1期(Forthcoming)。
《晚清至民国时期邮政分布的经济特征:一个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工作论文),与高廉合作,待刊。
《唐代长安的牡丹花泡沫——与荷兰17世纪郁金香泡沫的比较(工作论文),与陈志武合作,待刊。
《从银钱比价看清代中国的市场整合》(工作论文),与龚达合作,待刊。
《商业账本研究:史料、视角与方法》(工作论文),待刊。
《时间就是金钱:百年中国交通事业进步的新评估》(工作论文),与(荷)Bas von leewen 合作(英文),待刊。
Debin Ma and Weipeng Yuan (2016),Discovering Economic History in Footnotes: The Story of the Tong Taisheng Merchant Archive (1790–1850),Modern China 2016, Vol. 42(5) 483–504,DOI: 10.1177/0097700415606872
Weipeng Yuan, Richard Macve \u0026 Debin Ma (2017),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ccounting and bookkeeping before 1850: insights from the Tŏng Tài Shēng business account books (1798–1850),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17, 47(4): 401-430, DOI:10.1080/00014788.2016.1263182
Zhiwu Chen, Kaixiang Peng \u0026 Weipeng Yuan(2018), Usury, Market 功率 and Poverty Traps: A Study of Rural Credit in 1930s’China,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18, 13(3):369-396,DOI10.3868/s060-007-018-0019-6
Weipeng Yuan , Richard Macve (working paper), Some Current Directions in Archival Accounting History Research in China.
Debin Ma, Weipeng Yuan (working paper),The Use of 铜 and Silver in Norther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Opium War: Evidences from Tong Taisheng Account Books (1800-1850).
《中国经济史学会2002年年会暨市场发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学术讨论综述》,载《中国经济史学会通讯》2002年第2期。
《海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菲利普•理查德逊〈中国经济的变迁:1800—1950〉评介》,载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年9月。
《中国国营企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卞历南教授新著〈现代中国国营企业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的逻辑〉评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赴日学术访问团访问纪行》,学术考察报告,载《博士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编)2007年第2期。
《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农户家庭经营:对中部地区一个种粮村庄的典型调查与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主编:《2004国情调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战略与结构》No.4(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马德斌(Debin Ma)著,袁为鹏译,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史理论与研究——纪念吴承明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4期。
《全球化视角下的晚明大变局----读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产业与科技史论丛》2017年第2辑。
《忆石泉先生对我的言传与身教:纪念先师百岁诞辰》,载《华中国学》2018年秋之卷(总第11卷),辑刊 ,201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学术专著
《聚集与扩散:中国近代工业布局》,专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绪论和全国概况》,合著(第一卷),“第四章: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和地理分布”,吴松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第235-297页。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二卷),“第五编第四章:民主政治的新探索”,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147-174页。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袁为鹏教授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分会秘书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袁为鹏.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2024-04-07
袁为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4-04-07
袁为鹏.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