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与特性
系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科所育成的大穗大粒型糯稻品种;亲缘关系较为复杂;株高85至108厘米,穗长22至25.7厘米,穗粒数150至168粒,千粒重29至32克;苗期及大田生长期叶色深绿,叶环紫色,叶茸毛稀疏;颖尖呈紫色、有芒;叶片直立,剑叶长28至35厘米,宽1.2至1.5厘米;该品种具有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应性较广、产量较高,品质好等特点。1997至1998年参加云南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494.55千克。
产量表现
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457.2公斤,比综合对照增产1.2%。10个试点中7增3减,增产点次为70.0%。
栽培要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作中稻栽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25至30千克;其中,早育秧龄为25至30天、湿润育秧为35至40天;
2.合理密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早育秧亩插1.5至1.8万丛、每丛1至2苗;湿润育秧亩插1.8至2.0万丛,双株移栽;海拔1300至1500m地区,早育秧亩插2.0至2.2万丛,双苗移栽;湿润育秧亩插2.0至2.5万丛,每丛2至3苗移栽;
3.科学施肥。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原则;N.P.K比例1:0.4: 0.2为宜;
4.加强病、虫、草、鼠等防治工作。
参考资料
常规籼稻-文稻4号.nc.mofcom.gov.cn.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