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分担是指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问题,包括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这一概念与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混合投资、成本摊还和成本补偿等术语相关。
性质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高等教育被视为一种准公共品,因为它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尽管其收益具有显著的社会外部性,但个人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如更高的薪资和职业地位,是可以内部化的。因此,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以确保充足的供应和公平的准入机会。
理论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D.约翰斯通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强调高等教育成本应在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中由政府、家长、学生、纳税人和高校共同分担。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少数高福利国家或特殊情况下的国家提供免费高等教育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采用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式。
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教育成本分担.百度教育.2024-11-12
教育成本分担.百度文库.2024-11-12
教育成本分担的依据有哪些?教育经费分配有哪些基本原则?....百度教育.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