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月见草

裂叶月见草(Oenothera laciniata)是柳叶菜科月见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具主根;茎长10-50厘米,常分枝,被曲柔毛,有时混生长柔毛,在茎上部常混生腺毛。基部叶线状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羽状深裂,向着先端常全缘;叶柄长0.5-1.5厘米;茎生叶狭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4-10厘米,宽0.7-3厘米,先端锐尖或稍钝,基部楔形,下部常羽状裂,中上部具齿,上部近全缘;苞片叶状,狭长圆形或狭卵形,长2-6厘米,宽1-2厘米,近水平开展,先端锐尖,基部钝至楔形,边缘疏生浅齿或基部具少数羽状裂片;所有叶及苞片绿色,被曲柔毛及长柔毛,上部的常混生腺毛。

花序穗状,由少数花组成,生茎枝顶部,有时主序下部有少数分枝,每日日落时每序开一朵花。花蕾长圆形呈卵状,长2-3厘米,径3-5毫米,开放前常向上曲伸。花管带黄色,盛开时带红色,长1.5-3.5厘米,径约1毫米,常被长柔毛与腺毛,有时混生曲柔毛,萼片绿色或黄绿色,开放时反折,变红色,尤边缘红色,芽时先端游离萼齿长0.5-3毫米,被曲柔毛与长柔毛;花瓣淡黄至黄色,宽倒卵形,长0.5-1.3(-2)厘米,宽0.7-1.2(-1.8)厘米,先端截形至微凹;花丝长0.3-1.3厘米;花药长2-6毫米,花粉约50%发育;子房长1-2.3厘米,径约1.5毫米,被曲柔毛与长柔毛,有时混生腺毛;花柱长2-5厘米,伸出花管部分长0.3-1.4厘米;柱头围以花药,裂片长2.5-5毫米,花粉直接授在裂片上。蒴果圆柱状,向顶变狭,长2.5-5厘米,径2-4毫米。种子每室2列,椭圆状至近球状,长0.8-1.8毫米,褐色,表面具整齐的洼点。花期4-9月,果期5-11月。

分布范围

原产美国东部至中部,后引自欧洲、东亚、澳大利亚南非栽培,并迅速逸出野化。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等地有引种,台湾北部逸出野化。

原产地:美国(亚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艾奥瓦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何马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得岛州南卡罗来纳州南达科他州田纳西州得克萨斯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威斯康星州怀俄明州)、危地马拉墨西哥(中部、墨西哥湾、东北部、西北部、西南部)。

引入地:阿根廷(东北部)、奥地利亚速尔群岛、波罗的海国家、比利时、百慕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南非(开普省、纳塔尔省、北部省、自由邦省)、中国东南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俄罗斯东欧、厄瓜多尔、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印度、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莱索托利比亚、荷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北欧、挪威加拿大安大略省)、巴勒斯坦巴拿马共和国巴拉圭秘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津巴布韦

生长环境

裂叶月见草生长于海拔50-1300米的海滨沙滩或低海拔开旷荒地、田边处。喜生于阳光充足或有散射光的地方。裂叶月见草是典型海岸植物,常与鬣刺厚藤等组成沙地最前沿的植物群落,偶见于基岩海岸浪花飞溅区石缝,也可在荒地、海边滩涂等地生长。

用途

花大色艳,花期长,是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和海岸沙地绿化植物。基于其强适应能力和快速复制能力,被认为是具有较强入侵能力的植物,使用时应注意。

危害与防治

裂叶月见草的种子数量大,可随水流等方式进行扩散。分枝能力强、分枝数多、种子数量十分惊人,其繁殖系数大、侵入性强,而且适应性广,影响当地物种多样性。

裂叶月见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植株连根挖出,并晾千后就地烧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