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电影节始于1988年的“中时晚报电影奖”,后更名为“台北电影奖”。1998年起,台北市政府加入主办行列,扩展为国际规模的市民影展。2002年起,增设“城市主题影展”,并自2005年起引入“国际青年导演竞赛”单元。2007年底,台北电影节成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的常设影展单位。
历史沿革
台北电影节最初成立于1988年,当时名为“中时晚报电影奖”。1994年更名为“台北电影奖”,分为商业映演类及非商业映演类。1998年起,台北市政府加入主办行列,除了原有的台北电影奖外,还增加了国际电影观摩环节,从而发展成一项国际性的市民影展。2002年,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规划下,台北电影节加入了“城市主题影展”,通过一系列电影放映、展览、座谈等活动,引导观众了解每年的主题城市及其电影、历史和文化。2005年,首次设立了“国际青年导演竞赛”单元,旨在促进国内外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竞争,确立了“城市、华人、新锐”三个核心主题,成为台北电影节的重要特色之一。2007年底,台北电影节正式成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的一个永久性影展机构,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友好亲民的电影城市环境,并与同属于该基金会的台北市电影委员会合作,推动电影与城市营销产业的交流与发展。通过影展活动,邀请国际知名城市电影委员会成员参加电影城市论坛,分享电影与城市营销的经验,以拓宽国际视野。
影展介绍
时间与地点
台北电影节通常在每年的六月至七月举行,具体时间为2009年6月26日至7月12日。主要场地包括中山堂、新光影城等地。
开幕与闭幕影片
2009年第十二届台北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为《阳阳(Yang Yang)》,由台湾导演郑有杰执导。同时,还有德国合集片《德国09(Germany 09)》,由多位德国导演联合创作。闭幕影片则分别为秘鲁导演克劳蒂亚·尤萨的作品《惧乳:伤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和台湾导演张作骥的《爸,你好吗?(How Are You, Dad?)》。
主席与主题城市
侯孝贤担任第十二届台北电影节的主席。当届的主题城市为德国的首都柏林。此外,聚焦的导演包括俄罗斯的赛吉·德沃兹佛(Sergey Dvortsevoy)和美国的罗布·爱泼斯坦(Rob Epstein)。
获奖情况
2010年第十二届台北电影节的获奖名单如下:
其他信息
无论是对于台湾本地还是国际上的电影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项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事。
参考资料
台北电影节.买购网.2024-11-09
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节.2024-11-09
台北电影节主席侯孝贤卸任交棒张艾嘉接任.新闻网.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