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重质

董重质(?-834年9月7日),天宝中期将领,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之婿。

董重质原任淮西牙将,勇悍有谋。蔡州刺史吴元济叛乱时,引董重质为谋主,屡败官军。淮南西路平定后,董重质归降朝廷,被贬为春州司户参军。后历任太子少詹事、左神武将军、盐州刺史等职。南诏入犯西川,董重质出任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军救援。后改任夏绥节度使,他练兵立法,使得吐蕃畏服。晚年入朝为右龙武统军。

太和八年(834年),董重质去世,追赠尚书右仆射。

人物生平

董重质本为淮西镇的牙将,是淮西节度使吴少诚的女婿。他为人勇猛强悍,能识军机,擅长用兵。与摄蔡州刺史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交好。元和九年(814年),吴元济擅袭父位,发动叛乱。董重质成为吴元济的谋主,率淮南西路精锐驻军洄曲,以抵挡官军,使得“淮西之乱”数年无法平定。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亲临前线,指挥平定淮西。一次,裴度率僚佐在沱口观看修筑城墙,董重质率骑兵从五沟出发,意图截击裴度。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御史中丞田布奋力抵御,才使裴度得以进入沱口城中。淮宁军撤退时,遭田布伏击,又摔死一千多人。当时,因李光颜等于郾城区大败淮西军,吴元济便将所有精锐都交给董重质,命他尽力抵御官军。十月,唐邓随节度使李愬采纳降将李祐的建议,乘虚直袭蔡州(今河南汝南),擒获吴元济。此时,董重质的家属也在蔡州被俘,李愬安抚之余,派董重质之子持书信召他归降。董重质见大势已去,遂单骑向李愬投降。李愬也以客礼相待。李纯本想将董重质处死,但因李愬之前已允诺他“以不死而来降”,并请求让董重质受自己差遣。于是,宪宗仅将他贬为春州(今广东阳春)司户参军。

元和十三年(818年),董重质调任太子少詹事,受武宁节度使李愬的驱使,朝廷加授他金紫之服。

元和十五年(820年),董重质奉诏入朝,被任命为左神武军将军,主持军事,兼御史中丞。朝廷赐予他“与有功者等”的金帛。不久后出任盐州刺史

大和三年(829年)十二月,南诏摄政王蒙嵯颠入侵西川,朝廷任命时为右领军大将军的董重质为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率军援救。旋即因东川节度使郭钊与南诏议和,董重质遂回师。

大和四年(830年),又转任夏绥银宥(治今内蒙白城子)节度使。

大和五年(831年),朝廷加授董重质为检校工部尚书。他练兵立法,使得吐蕃等其它少数民族畏服。后入朝担任右龙武统军。

大和八年(834年)八月初一(9月7日)   ,董重质逝世。获赠尚书右仆射。

人物评价

司马光:董重质之在淮南西路,郭谊之在昭义,吴元济刘稹,如木偶人在伎儿之手耳。彼二人者,始则劝人为乱,终则卖主规利,其死固有馀罪。   (《资治通鉴》)

亲属成员

妻子:吴氏,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之女。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