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庙位于清流县赖坊南山村西南部山脚下,几棵百年古樟郁如盖,庇护着这座近千年的古庙。庙里供奉着九龙尊王坐像,左右排列值甲武士,威武庄严,气象恢宏。
正文
简介
概述
九龙庙始建于唐末五代十国,历代都有修缮,现存庙宇为清代所建,但仍可看出初建时的规模形制,庙呈四方形,坐南朝北,三开间,进深九柱。歇山顶,四面坡,屋角翘起,檐廊宽绰,屋檐下再加一层遮风板。九龙庙内部结构及装饰具有精致华丽的特点,是整个闽西地区庙宇建筑的典范。正堂金柱和壁柱均是用青砖砌成,外表用三合土涂抹,上部开榫卯与木构件衔接,两者结合严密,天衣无缝,表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这种建筑工艺为赖坊特有,其他地区不见。大殿正中,雕刻由九条龙作承重尤枋的花式螺旋藻井,制作精美,结构独特,呈现出华丽,神秘的艺术氛围。中心藻井四周,环设八个小藻井,形成九顶倒悬之势。墙壁及枋柱间,施以众多彩绘图案,多为神仙传说、戏曲故事和四时花卉,描绘精细,色彩艳丽。
庙是供奉神灵的地方,也叫寺庙。庙通常是指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庙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一排排的柱子与正梁及楣梁连结起来,支撑着遮蔽的屋顶,木架之上排铺瓦片,而后砌砖隔墙填在柱间,构建中国建筑的理念。庙在佛家叫寺庙,佛教徒常常来到庙中上香拜佛,所以寺庙是一种十分神圣的地方,在古时候的时候皇帝对寺庙更是敬重,在寺庙中多为和尚和一些俗家弟子,尼姑则在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