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大米

通河大米,通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通河大米呈长粒状,色泽光亮,质地均匀。蒸煮时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饭香味,米饭口感绵软略黏、香甜筋道,饭粒上面有光泽,冷却后食用仍能保持良好口感,不回生。

2011年8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通河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概括介绍

通河县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松花江北岸、岔林河畔的茫茫荒原上,住着一对从关里(山海关区以西,本处指山东省一带)逃荒而来的父子,俩人在这片荒原上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的劳作,使得父子俩人的手上磨出了血泡,变成了茧子。由于人力有限,再加上其他原因,开荒进展很缓慢,可是他们锲而不舍,最终感动了神仙。一天夜里,父亲做了个梦,梦见神仙赐给他三副犁,一大两小。神仙说:“有了它们,以后你们父子就不用这样辛苦了。”第二天早晨,父亲果然看见三副犁铧整齐地排列在岔林河畔。他们十分高兴,就用这三副犁铧开垦,不到半年功夫就开垦处上万公顷的良田。某天夜里,父亲又梦见了神仙,神仙对他说:“这些良田以够你们用了,应该留下一些荒原,让后人门来开垦。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些话,将三副犁铧永远留在岔林河对岸。”说完,神仙就不见了。第二天,三副神犁变成了大山,巍峨地耸立在岔林河对岸。后来,人们把这座山称作“铧子山”,三副犁铧分别称为“大铧子”“二铧子”“三铧子”。

外界评价

2011年8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通河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截止到2011年,通河大米产品中有省名牌产品1个,哈尔滨市名牌产品4个。

2014年,通河大米申报市名牌产品6个。获得QS生产许可的大米加工企业44家。

2016年12月12日,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通河大米以83.21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向国内外发布。

2017年5月15日,通河县代表中国大陆成功挑战“最多人一起插秧”吉尼斯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