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黄牛是中国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雷州半岛,其中以雷州市为中心产区。1994年被列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并作为广东省的驰名特产。雷州黄牛以其肌肉丰满、肉质嫩滑等特点著称,屠宰率高达48%,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上曾占有超过60%的份额。
形态特征
雷州黄牛外形类似瘤牛,毛色以橙黄色为主,带有黑色斑块。其显著特征包括十三个部位呈黑色,分别是鼻镜、两眼圈、两耳尖、四蹄、尾线、阴鞘和阴囊下部。牤牛头部粗短,肩峰突出,背部平坦;母牛则体型轻盈,颈部纤细,角较小。
生产性能
雷州黄牛体重范围广泛,初生犊体重约15公斤,成年公牛可达400公斤,母牛通常在250-300公斤之间。它们体型较大,肌肉发达,能够承受潮湿炎热的环境,对粗糙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雷州黄牛性成熟较早,母牛一般在一岁半时达到性成熟,公牛则在两岁时可以交配。繁殖能力强,正常情况下每年能生产一次,优秀的个体甚至能在四年内生育五次。此外,雷州黄牛的肉质细腻,屠宰率较高,平均可达48.8%。
历史沿革
据晋朝张勃所著《吴录地理志》记载:“越州徐闻县牛多,其顶上有特骨、大如漏斗,日行三百里。”徐闻县属于合浦郡,历史上曾隶属于刘彻元鼎六年至南北朝齐武帝元年间。结合张勃的著作年代,可以推测雷州市地区拥有牛类动物的历史至少有两千余年。近年来,徐闻汉墓出土了陶制牛雕像,这些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雷州黄牛悠久的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
农业资源.雷州市人民政府网站.2024-08-19
曾占香港“牛市”超六成.中国质量新闻网.2024-08-19
雷州黄牛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