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末期,大同府迁至阳高卫(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阳高县),并更名为阳和府。该府辖区包括了大同、怀仁、浑源州、应州、广灵以及灵邱等地。然而,在顺治九年(1652年)时,阳和府又迁回原址大同县(即现今的山西省大同市),并恢复其原有的名称——大同府。
历史沿革
阳和府的历史始于清朝顺治五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当时,为了适应新的行政需求,大同府被迁移至阳高卫,并随之更名。这一时期,阳和府管辖着多个地区,包括大同、怀仁、浑源州、应州、广灵以及灵邱等。然而,到了顺治九年的年末,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阳和府再次迁回原来的所在地大同县,并重新使用大同府的名称。
参考资料
晚明风云四十年--皇统的传承、更替及结束(下)清军广州....搜狐网.2024-11-21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历史沿革.博雅地名网.2024-11-21
清末山西"九府十州六厅"城池具体位置|宁武|关城|代州|山...网易.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