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瓯是一种形似倒置的钟状茶具,顶部配有盖子,底部设有茶垫。最初作为官宦家庭招待客人自行斟茶饮用的器具,因其出水迅速且易于清除残渣的特点,也被潮州地区的人们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宾客较多而忙碌的情况下。
历史沿革
盖瓯的早期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提到“(上有下皿)”意为小瓯。同一书中还记载,“瓯”指小盆。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指出这是杨雄《方言》中提到的“瓯甂”。这些记录表明,盖瓯及其类似形式的茶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苏杭地区被称为“盖茶碗”,而在潮汕地区则称为“盖瓯”。
用途
盖瓯常用于泡茶,尤其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由于其设计使得添加茶叶或清理茶渣变得简单快捷,同时能够保持温度和清洁度,因此受到了泡茶爱好者的喜爱。尽管如此,在功夫茶具中,相对于茶壶来说,盖瓯的地位并不像后者那样尊贵,通常被视为一种临时使用的替代品。
艺术价值
清代的盖瓯经常通过绘画方式进行装饰,主题多样,包括山水、人物、动物、花卉等。例如,同治年间制作的“若深珍藏”盖瓯,由瓯托、瓯身和瓯盖三部分构成,高度为9厘米,口径为13.8厘米。盖子和底部都有“若深珍藏”的字样。瓯盖和瓯身上绘制的是釉下青花团花缠枝纹饰,全部手绘而成,工艺精细,线条流畅。茶瓯开口较大,腹部较深,向下逐渐收敛,底部呈圆形。盖子略微凸起,中央有一个圆环形纽扣。托子为铜质,形状类似于菊花,开口大,腹部浅,脚部向外张开,内部为空心,只能容纳茶瓯的底部插入,边缘向上突出,防止茶水溢出。整个装置展现了丰富的植物图案,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
潮 汕 工 夫 茶(262)—— 工 夫 茶 具.个人图书馆.2024-11-29
茶香萦绕最潮州|工夫茶,还是用壶冲泡才正宗.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9
茶百科:工夫功夫茶.网易.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