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昶

吴文昶(1928-2002),原籍浙江省桐庐县,生于横村镇横村村深畈自然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早年经历丰富,包括放牛、做学徒、独自经商、甚至被迫服兵役。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后成为民办教师长达19年。1962年冬季,他在村民家中讲述故事的经历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自此开始了他的故事创作生涯。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吴文昶1928年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横村村深畈自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他曾从事多种职业,包括放牛、当学徒、独立经营商业活动以及不幸被征召入伍。1949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在军队服役至退役。

教育与教职

退役后,吴文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份工作他持续了整整19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传授知识,还在业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故事创作之路。

文艺生涯

1962年冬天,吴文昶在村民家中偶然谈起的故事引发了他对故事创作的兴趣。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编写和讲述故事的工作中。

荣誉与影响

吴文昶还积极参与故事教学,培养了许多故事创作人才。他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了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被选为杭州市人大代表。此外,他还担任了多个民间文艺团体的重要职务,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新故事学会理事、中国民协浙江分会理事、浙江新故事文学社社长、杭州市民协副主席、杭州市新故事学会副会长。

创作风格

吴文昶的故事风格以朴实、幽默见长,虽然缺乏华丽的文学修饰,却充满了乡土气息。他的晚期作品更加尖锐,通过故事揭露并批判了一些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他的代表作包括《狗尾巴的故事》《一把火》《陈实与梁上君子》和《火腿旅行记》等。

故事理论研究

吴文昶晚年致力于故事理论的研究,他主张新故事应扎根民间,保持鲜明的口头传播特性。他为此撰写了多篇文章,强调故事失去口头传播特征就会丧失生命力。1991年,《故事会》编辑部举办了“吴文昶故事理论研讨会”,探讨了他的故事创作特点。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多位成员发表了有关吴文昶新故事特色的学术论文。

纪念书籍

2010年,桐庐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县文联的支持下,出版了《我与‘江南故事大王’吴文昶》一书。这本书收录了来自各地故事界人士以及吴文昶亲友、学生等撰写的近80篇纪念文章,真实记录了他们与这位故事大师的点滴互动,展现了吴文昶生活的趣味性和感人性。

逝世

2002年3月12日晚上20:30,吴文昶因肺癌治疗无效在桐庐横村深畈老家去世,享年75岁。

参考资料

方赛群 山花香自苦寒来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1月12日 08:27:02 星期四.桐庐新闻网.2024-09-11

故事佳肴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9月21日 07:55:32 星期二.桐庐新闻网.2024-09-11

我和“江南故事大王”吴文昶.桐庐新闻网.2024-09-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