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阳

义阳,位于今河南省南部一带,三国曹丕(公元220-226在位)年间所置,最初治所在安昌(今枣阳市东南),不久后废直至宋初,义阳郡的治所都在信阳境内。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赵光义赵光义的名讳,改义阳为信阳。

地理位置

义阳在今天的信阳西和南阳市部分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区,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区划人口

全市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总人口820万人,辖固始县光山县罗山县淮滨县新县、商城、潢川县息县八县和浉河区、平桥二区。信阳市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

历史沿革

汉朝时,义阳为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曹丕黄初年间,设立义阳县,治所在石城县。后来从南阳郡分出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平春五县为义阳郡,治所在安昌城。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改年号为黄初,至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以晋代魏,共经历了四十五年。其间州级政区数目的变化很小,但历来诸家各持己说、所见不一,今检《魏志》卷十六《杜恕传》所载杜恕太和中所上奏疏有言:“今荆、扬、青、徐、幽、并、雍、凉缘边诸州皆有兵矣,其所恃内充府库、外制四夷者,惟、豫、司、冀而已”,又《魏志》卷十四《蒋济传》所载蒋济景初中所上奏疏云:“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则曹魏时当有司隶、冀州河南省兖州、荆州、扬州市青州市徐州市幽州、并州、凉州、凉州等十二州;景元五年平蜀后,益州来属,又置梁州(详梁州考证),则增至十四州;吴氏《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一漏列益、梁二州,实误。为了将曹魏时期州郡变化的动态过程展现清楚,今依年代先后叙述州郡建置沿革的大要,详细考证各见正文相关部分。对于曹魏王国相关问题的讨论详见附篇“三国政区地理丛考”之《曹魏封王史事考实》。经过曹操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至建安末年曹魏所据地区已经大体稳定下来,曹丕篡汉后领有十二州。文帝黄初二年分司隶魏郡阳平郡广平堂,于荆州市复置魏兴郡,于太原市复置西河郡;三年分豫州汝南郡顺昌府,废章陵郡;黄初中又于司隶置朝歌郡旋废,分豫州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阳郡,分扬州庐江郡安丰郡,分荆州南阳郡置义阳郡,领郡国八十九。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