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唐属山南东道,宋属京西南路,金属南京路,元属南阳府,明废唐州。
简介
武德八年(625年)唐改显州置 唐州,治泌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县地。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天祐三年(906年)移治泌阳(今河南泌源县),后改名泌州。
行政区划
唐朝
唐州属山南东道,天宝年间户四万二千六百四十三,口十八万三千三百六十。辖比阳(今泌阳)、慈丘(今泌阳境内)、桐柏县、平氏镇(今桐柏平氏镇)、湖阳镇(今唐河湖阳镇一带)、方城、泌阳(今唐河) 。
五代
宋金时期
宋朝,唐州属京西南路,崇宁户八万九千九百五十五,口二十万二千一百七十二。瞎泌阳县(今唐河)、湖阳(今唐河湖阳镇一带)、比阳(今泌阳)、桐柏、平氏(972年废)、方城。
唐州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归金,三十一年(1161年)归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归金,金至宁元年(1213年)废湖阳县设湖阳镇,并入泌阳县(今唐河),属唐州。南宋赵昀端平(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泌阳县(今唐河)归南宋,属唐州。
金朝,唐州属南京路,户一万一千三十一。瞎泌阳(今唐河)、比阳(今泌阳)、湖阳镇(今唐河湖阳镇一带)、桐柏县 四县。
元朝
元朝,唐州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南阳府,至元三年(1266年),以民力不及,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领泌阳县(今唐河县) 。
明朝
明洪武二年(1369年),唐州被废除,置唐县(今唐河县) ,属南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