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菊

委陵菊(学名:Dendranthema potentilloides)为菊科菊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山西省西北陕西省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530米的地区,见于低山丘陵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或基部弯曲,粗壮,而且有粗壮分枝。全部茎枝灰白色,被稠密厚实的贴伏的短柔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宽卵形,卵形、宽三角状卵形,长1.5-3厘米,宽2-3.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2对;二回为半裂、深裂、浅裂。二回裂片椭圆形,宽2.5-3毫米,边缘有锯齿。上部叶渐小,与中部茎叶同形且等样分裂。全部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或灰绿色,被稀疏短柔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厚实的贴伏短柔毛,柄基有抱茎分裂的叶耳。头状花序直径1.5-2厘米,多数(8-10个)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更多而排成复伞房花序。总苞碟状,直径1-1.5厘米。总苞片4层,外层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5毫米,顶端圆形膜质扩大;中层椭圆形,长6-7毫米,内层短,长约5毫米。全部苞片外面被稠密短柔毛,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长8-10毫米,顶端2-3微齿。花期8-?月。

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丘陵地。

分布范围

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和西北部。

栽培技术

1.选地施肥:以选用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2.繁殖方法:菊花脑以插繁殖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选取长约5--6cm的嫩梢,摘去茎部2--3叶,把嫩梢扦插于苗床,深度为嫩梢长度的1/2。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喷施新高脂膜,减少水分蒸发,防病菌侵染,并用遮阳网遮荫,半个月左右成活。

3.田间管理:定植时结合浇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每667平方米约1500kg,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2000kg左右。如果实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茎秆,重施一次过冬肥,培土5cm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施肥配合使用光合营养膜肥(光肥),提升光合作用产能营养物质和叶绿素、高级环保型植物增肥、增产、增色、叶片肥厚、干茎强壮的复合药膜。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施用全年受益。其次做好中耕除草,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菊花脑很少发生病虫害,但要经常使用植物细胞免疫因子,提升植物抗逆性,可使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断裂凋亡。强大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和活性细胞介素,抑制残余病毒复制,促进植物正能量生态生长。以寄主植物抗病机理及利用病菌毒性变异原理,控制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繁衍。

4.留种:留种用的菊花脑植株,夏季过后不要采收,任其自然生长,并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以利开花结籽。12月种子成熟后,剪下花头,晾干,搓出种子,采种后的老茬留在田里,翌年3月又可采收嫩梢上市。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