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荆糯6号

鄂荆糯6号: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桂朝2号经辐射处理。

基本介绍

1992年福建省审定,编号:闽审稻1992004

亲本来源:桂朝2号(♀) (♂)

选育单位:湖北省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类型:型常规糯稻

适种地区:湖北、湖南省四川省河南省

桂朝2号经60Coγ 射线3.5万威廉·伦琴辐射处理后筛选出来

1991年国家审定,编号:GS01002-1990

品审会已于2009年终止推广

品种来源:桂朝2号经辐射处理。

特征特性:株高11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上部叶片窄长挺直,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亩有效穗25万个,每穗实粒数90个,结实率80%左右。谷粒长形,颖壳、护颖为金黄色,评尖无色,间有顶芒,千粒重26克,出米率78.7%,精米率61%,直链淀粉含量1.1%,蛋白质含量8.2%。亩产比桂朝2号略低,但糯性品质优良。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耐纹枯病。一般亩产450公斤。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密度16厘米X20厘米,每穴8-9苗,施足基肥,早追肥,注意防止倒伏,避免穗发芽。

适宜范围:湖北、湖南省四川省河南省等省种植。

1989年湖南审定,编号:湘品审第59号

“荆糯6号”是省水稻引种协作组从湖北荆州市农科所引进的中籼糯稻品种。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2天,株高100厘米左右,经鉴定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飞虱,糯性好,亩产450公斤左右,可在全省中稻区推广。

其他品审

1989年四川审定,编号:川审稻30号

1989年湖北审定,编号:鄂审稻001-1989

参考资料

鄂荆糯6号.国家水稻数据中心.2017-06-10

友情链接